美中貿易投資關係對美製造業影響(4)

標籤:

【大紀元9月30日訊】(美國之音記者許波報導) 美中經濟和安全審議委員會在俄亥俄州舉行現場聽證會,實地調查美中兩國貿易投資關係對美國製造業造成的影響。來自汽車及零部件生產、鋼鐵、機器製造等產業的工商界人士和工會代表在作證時表示,中國保持廉價的勞動力成本,人為壓低人民幣匯率,造成美國本土的工廠紛紛倒閉,大量工作機會外流。

*廉價中國產品令美企業紛紛破產*

出席聽證會的美國製造業的企業主和工會代表普遍認為,美中貿易中的不對等和不公平競爭已經給美國經濟和社會造成了嚴重的影響。俄亥俄州一家小型模具機械製造廠的總裁布魯斯﹒凱恩說,過去六年來,他一共花了一百七十五萬美元購買破產或遷往國外的工廠的設備。有一次他只花了四萬美元就買到一台三年前值二十七萬美元的機器,他為此激動不已。但是當他環顧這家昔日曾有一百多名工人、而如今卻空空如也的廠房時,心裡卻開始變得不是滋味。

他說:“ 這種感覺很可怕,我對自己說,下一個可能會輪到我,希望不會,但是很有可能會。我們一直購買和更新設備,以便能提高生產效率,使我們的產品更加便宜,但我們還是無力與中國競爭。問題不在於我們產品的質量不好,而是價格比不上中國產品便宜。中國不公正地操縱人民幣匯率,並壓低本國工人的工資,將會逼迫越來越多的美國企業破產。”

從那以後,凱恩就開始收集附近美國公司關門或破產的拍賣廣告,結果使他大吃一驚。僅2003年5月1號到23號,他就收到本行業十一家工廠的拍賣廣告。以後三個月裡,他又收集到二十九個拍賣廣告。到目前為止,他收集的拍賣廣告逐日增多。在過去五百一十天裡,俄亥俄州及其周邊八、九個州的製造行業中,共有一百八十家公司破產或遷往國外,平均每三天就有一家工廠關門拍賣設備。

*美企業不斷遷往中國*

另一家小型企業、俄亥俄州詹茨勒機械模具公司的老闆吉姆﹒埃文斯指出,最近公司破產或遷往中國事例越來越多,他的公司和二十八名員工正在困境中掙扎。

他說:“過去兩年裡,我們公司和當地其他公司不斷在中國競爭下失去客戶。就在上星期,生產廚房用具的世界廚具公司關閉了在美國的企業,二百多名員工失業。這家公司把全部生產遷往中國。他們廉價拍賣了我們公司製造的全部機器設備,包括四萬美元一件的模具,因為在中國購置和建造新設備比把這些舊機器運到中國的運費還便宜。”

*人民幣被低估百分之四十*

與會人士表示,在中國政府的操縱下,人民幣的幣值至少被低估了百分之四十,這使得中國產品在國際貿易中享有價格上的極大優勢。與此同時,集權制度下的國家可以對個別工業實行價格補貼政策,獎勵和扶植企業出口。俄亥俄州詹茨勒機械模具公司老闆埃文斯說,中國產品價格上的優勢不僅僅是廉價勞動力的結果,其實在很大程度上是國家人為造成的。

埃文斯說:“在這種情況下,美國製造商不僅在和他們的中國同行競爭,而且也在和中國政府競爭。中國政府日益強大,深受其害的美國製造商採取任何行動都無法動搖他們的政策。”

*胡菲自行車公司遷往深圳*

在場的許多工商界人士都表達了這種無奈的心情。面對中國自然形成的廉價勞動力成本和政府人為造成市場競爭優勢,崇尚自由貿易和資本自由流動的美國製造商的確不是中國的對手。

胡菲自行車公司1956年創建於俄亥俄州,曾經擁有兩千多名雇員。九十年代初,這家公司開始面臨中國同類廉價產品進口的強大壓力。在經歷了產量急劇下降、以及勞資雙方多次有關降低生產成本和工人工資的談判之後,胡菲自行車公司於1999年關閉了在美國各地的自行車製造公司,把全部企業轉移到中國深圳。

美國損失的不僅是兩千多個製造業工作,而且還有每年上億美元的財政收入。而美國的收穫僅僅是每年從中國進口五、六百萬輛自行車。為什麼一個在國際自行車製造行業享有盛譽的工廠要從美國遷往中國呢?曾經代表這家自行車製造公司工人利益的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負責人詹姆斯﹒牛頓在作證時指出,中國廉價的勞動力成本是抵擋不住的誘惑。

他說:“胡菲公司俄亥俄分廠的八百五十名失業工人美小時掙十七美元,其中十一美元是工資,另外六美元是福利待遇。他們最後的工作是給從中國進口的自行車貼上印有美國國旗的標籤。而目前深圳製造胡菲自行車的中國工人每小時掙三十三美分,不到美國工人工資的百分之二。”

*公平競爭平台*

出席聽證會的各界人士強調,他們並不反對美中自由貿易,但是他們要求創造一個不損害美國製造商利益的公平競爭的平台。否則美中貿易就只會出現中國日益強大,美國日益被掏空的局面。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貿易代表署:對中國操匯暫不採三0一報復
如必要美有可能限制中國成衣進口
布什或採取行動限制大陸紡織品進口
美政府要美企業監督中國產權保護承諾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