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寺﹕山西天龍寺

人氣 4
標籤:

天龍寺,清代改稱聖壽寺,始建於北齊皇建五年( 560),其中力上、佛像、脅侍諸像,雕技甚為精美。可惜被閻軍火毀,幾成廢墟。
  
現在的天龍寺,是復原重建或遷建的。除寺門兩側的唐代力士、大殿的明代三身怫外,其餘都是新塑的。
  
大殿是1984年從晉祠北大寺村遷移來的明初重建的北齊崇福寺大殿。殿內供釋迦牟尼的三身你,即中為法身佛,名毗盧遮那佛;左為報身佛,稱盧捨那佛;右為應身怫,是釋迦牟尼佛。
  
寺的東側有鐘樓,後部有禪堂院、九蓮洞,是僧尼的修禪處與宅院。寺的西側有北漢建的千佛樓,樓已毀,存珍貴的《千佛樓碑記》石刻。寺周散存十餘通記事碑石,記載著寺的興廢。
  
寺前有蟠龍松,勢若游龍,形似華蓋,老樹新枝,層層穿結,若靜似動,情趣盎然,樹高僅三米,面積卻有 200多平方米。樹下置石桌石凳,「虯柏蟠空」是天龍山八景之一。
  
天龍寺周圍密佈景點:東面有關帝廟、七松坪、鳳凰松、觀音塔;西面有北漢劉氏陵園、雙塔墳、普同塔、唐代善導大師墓塔;南面有柳子溝源頭溝灘地水景、刻石、千佛洞;北面登石級經「龍池靈澤」的白龍廟到「高歡暑宮」的避暑亭,在亭內可遠眺「崇山環翠」、「鼎峰獨峙」和「柳跖旗石」三大景觀。沿著「石洞棧道」可觀賞著名的天龍山石窟群。
  
(資料來源﹕世華網)(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奇秀甲於東南——豫園
「真容巨壯,世法所稀」的雲岡石窟(一)
淡雅清麗的水鄉——富春江
「真容巨壯,世法所稀」的雲岡石窟(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