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政黨合作 閣揆納入選項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11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鄒景雯╱台北報導〕政黨和解與合作即將進入實質對話階段,決策高層昨日進一步透露,民進黨與在野黨進行政策與人事的全面合作,是今後回應民意的政治趨勢,包括即將產生的新閣揆都可以是政黨合作的結果。

高層同時解釋,當前的民意並不同意某一政黨「整碗拿去」,因此即使新閣揆考慮由在野領袖出任,並非由其全面組閣,「閣員的分配大家可以先商量獲致共識」,例如新閣揆帶幾個屬意的新部會首長,其他部會尊重總統的意見,也可以暫時不大幅度調整,以維持穩定,畢竟有些部會表現不錯,或是去年五二○才剛新任命。

稍早,外界對內閣改組的朝野合作層面,僅揣測至副閣揆層次,以及兩岸委員會與憲改委員會,這項來自當局的消息首度明確顯示,新閣揆人選將是開放選項,不是非民進黨籍不可,為了促成合作成局,民進黨籍甚至並非優先考慮的對象。

由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出任閣揆是否已至推動階段?決策消息表示,陳水扁總統並未設定非某人或某政黨不可,這要看在野黨的回應與想法如何而定,總統的想法是誠意的,即是儘早結束對抗,大家一起致力改革。

高層人士指出,陳總統自元旦開始努力向外界鋪陳的和解與善意,主要是深刻感受人民對政治對抗已經厭倦與疲憊,體悟朝野不應再堅持己見的吵鬧下去,因此思考該怎麼做才可以讓在野黨了解他的合作提議是實質且具體的。

決策高層因此表示,「大家最關注的閣揆問題,可以是政黨合作的結果,也可以是政黨合作的過程」,其各種可能性,總統的想法是完全開放的,只要有助於政局穩定,有助於朝野捐棄成見,「大家可以坐下來談」。

決策消息指出,行政院與立法院的人事究竟該如何配置?可以有許多排列組合的方案,隨合作的對象是親民黨或國民黨也有不同,最重要的是必須先談過之後,才可以了解彼此的想法,「至於總統本人的空間很大」。

談到高雄市長謝長廷,核心人士說,「謝市長最近很低調,就表示不是外界想像的已經確定如何如何」。

府內核心語帶玄機的說,外界對閣揆人事的一些傳聞,有些可能是不了解真實的狀況,因此按照自己的邏輯假想;有些可能是「故意要破政黨合作的局」,因此施放某人已經確定了,讓外界感覺總統沒誠意;有些可能則是上述兩種情況都有。

游內閣預定在本月24日總辭,距今只剩兩個禮拜,高層就此表示,未來協商的程序必然是緊湊的,若在洽談合作時,新閣揆人選同意僅局部改組,「則新閣籌組並不會花太多時間」,因此目前陳總統仍以在27日出國訪問前搞定一切為最優先目標。

總統:朝野全面協商 當前課題

〔記者鄒景雯╱台北報導〕陳水扁總統昨天在接見「中美洲地區僑團負責人返國參訪團」時指出,如何停止國家內耗、終結政局混亂,是國家當前最重要的課題,唯有全體國民及朝野政黨更積極團結,才能保有優勢,不被淘汰。

陳總統表示,根據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 )所公布的2004年世界競爭力排名,台灣已由前年的第十七名,大幅進步五名,躍升到第十二名,成為世界競爭力進步最多的十個國家之一。

另外,衡量未來中長期經濟成長潛力的重要指標「世界經濟論壇」(WEF )的「成長競爭力」評比,台灣也從2000年的第十名,進步到去年的第四名,並且連續三年取得亞洲第一名。

但是陳水扁總統強調,不可否認的,面對新的一年,國際經濟景氣成長的可能趨緩,台灣面臨的競爭與挑戰依舊非常嚴峻,我們只有更積極團結、打拚,才能保有優勢,不被淘汰。

總統因此呼籲,如何停止國家內耗、終結政局混亂,團結全體國民及朝野政黨,創造一個理性協商、誠意對話的安定新局,加速改革,讓台灣、讓中華民國走向一個全面協商、對話的新時代,更是一個重要課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