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包機可突破 明報籲港府勿「寧左勿右」

標籤:

【大紀元1月1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倖嫚香港十一日電)香港明報今天發表社論指出,兩岸在關係緊張下,雙方還能在新年包機事宜上取得突破,反觀近期在台港兩地掀起軒然大波的台北市長馬英九訪問香港遭到拒簽,港府在處理上顯得謹慎有餘、創意不足,應該不再堅持「寧左勿右」的基本立場。

社論指出,兩岸當局在新年包機事宜上的良性互動,對兩岸關係猶如寒冬中的一股暖流,兩岸新年包機的原則若能真正實施,將可見到一九四九年分治五十六年來的首次直航,對台海緊張局勢的緩和,無疑可起正面作用。緊張的台海關係突然出現緩和氣氛,反突顯出近期港府在處理台港關係時的僵化和不近人情。

社論指出,這次特區政府在處理馬英九訪港事件中表現得嚴重不當,只是特區政府慣性思維的一次大曝露。而且,如果不是涉及到在兩岸三地和整個華人社會皆甚得民望的馬英九,中聯辦和特區政府官員恐怕也根本不會連番做出澄清解釋。

然而,大家關心的,不僅是馬英九這次訪港事件將如何收場。更關心的是特區政府能否透過這次事件汲取教訓,未來在處理台港關係時能夠擺脫「寧左勿右」的立場。不過,社論認為,從香港保安局局長李少光十日的談話來看,特區政府似乎仍然沒有清醒的認識。

社論指出,李少光十日對這事再度作出解釋時,辯稱港府把馬英九列入不准入境的「黑名單」,且至今沒有拒絕馬英九的簽證申請。

但是,正於台北市政府發言人游梓翔在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從字面意義來看,李少光的說法沒有錯,但同團成員的港簽都核發,卻缺少馬英九和鄭安國的簽證,意圖明顯,就是指港府是以技術性延擱間接拒絕馬英九的簽證。

社論認為,對兩岸局勢而言,只要雙方真正能夠以兩岸民眾的最大利益為依歸,以中華民族的最大利益為依歸,在請如新年包機、兩岸「三通」這些領域減少政治干擾、保持最大彈性,台海兩岸就可累積小的突破為大的突破,積小的緩和為大的緩和,並最終促成兩岸走向和解。

在這樣的進程中,特區政府倘若能秉持同樣的原則處理台港關係,在中華民族統一大業中的作用必將被歷史所肯定。反之,會使「一國兩制」成為台灣的笑柄。940111



 

相關新聞
台海兩岸中國新年包機直飛能否成行
國安無虞 包機才會放行
兩岸黃曆新年包機 國民黨協商團單飛北京
台聯:國民黨談包機違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