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方媒体封锁有关赵紫阳消息

标签:

【大纪元1月13日讯】(美国之音记者齐之丰报导) 中国对外界表示,执政的共产党前领导人赵紫阳正在住院治疗,但是他的情况稳定,并没有像外界谣传的那样去世。但是,中国当局对外说明赵紫阳目前情况安好的同时,官方的新闻媒介却继续对国内民众封锁相关消息。赵紫阳的名字在中国依然是一个禁忌。

*有关赵紫阳消息成为国家机密*

自从前中共总书记赵紫阳1989年5月19号最后一次公开露面之后,有关他的一切消息在中国都变成了国家机密。多年来,中国官方在一切场合都尽量避免提到他的名字。“赵紫阳”这个名字在中国国内的电脑互联网上也被列为过滤词,成了一大禁忌,不能自由上网流传。

然而,赵紫阳依然为许多中国人所关心,有关赵紫阳的情况,尤其是有关他的健康情况的谣传也不断传出。本星期,香港的《东方日报》报导,赵紫阳1月8号在北京病逝,北京当局担心这一消息公布之后可能会引发政治和社会震荡,没有公布这一消息。

*赵紫阳住院消息对外不对内*

星期二,中国政府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对这一消息做出了耐人寻味的反应。外交部发言人孔泉在北京打破多年来对赵紫阳消息以及赵紫阳名字的沉默,他对外国记者说,赵紫阳依然活着,只是生病住院治疗,他目前情况稳定。

但是,中国官方只是对外界提供了有关赵紫阳近况的消息,在中国国内,大众传播媒介没有报导孔泉的这番话。中国外交部网站发布的孔泉举行的记者会文字记录也没有片言只字提到赵紫阳。

*“要吃粮,找紫阳”*

曾经担任过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务院总理的赵紫阳被普遍认为是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主要制定者和推动者之一。在此之前,赵紫阳多年担任执政党共产党的省级领导。在1970年代中期,他被调任中国第一人口大省四川的领导人。

当时,历史上素有“天府之国”之称的四川由于中共多年来实行僵硬的左倾经济政策经济凋敝,普遍饥荒,民众走投无路,不得不以几十斤粮票的价钱买儿卖女的情况普遍发生。中国曾长期对公民实行粮食定量配额制度,粮票是可以用来以官定的低价购买粮食的购粮折价券。作为政府实行经济和社会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粮票由中国各级政府发行,并从1950年代开始流通了将近40年。

1970年代中期,赵紫阳担任四川省第一把手,正值四川民众饥寒交迫卖儿卖女的困难时期。他冒着风险,率先在农村实行经济改革,给四川农民松梆。四川粮食产量迅速增加,四川人民迅速走出卖儿卖女的惨境,赵紫阳因此受到民众的爱戴,“要吃粮,找(赵)紫阳”的说法不胫而走,广为流传。

在上调中央政府、并在1980年担任总理之后,赵紫阳继续提倡并推行改革开放政策。

*赵紫阳反对六四镇压*

1989年,在中共前最高领导人邓小平联络其他主张采取强硬措施的领导人、决定动用武力对付在天安门广场进行抗议示威要求民主的学生之后,赵紫阳拒绝表示赞同镇压。

5月19号晚上,赵紫阳到天安门广场看望了绝食抗议的学生。他眼含泪水,劝导学生保重身体。他说:“我们老了,无所谓……你们还年轻,来日方长。”赵紫阳这种极其富有人情味的言行跟高喊镇压“反革命暴乱”的其他中国领导人形成鲜明对比,给千百万中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89年5月20号,北京按照当时的强硬派、中国总理李鹏宣布的命令实行戒严。赵紫阳从此被软禁,再也没有能在公开场合露面。

1989年六四镇压之后,当时的中国最高领导人邓小平给赵紫阳提出的罪名是“分裂党”,意思是说赵紫阳公然拒绝赞同他下令军队镇压学生。但是,许多评论家认为,邓小平决定拿掉赵紫阳是因为赵紫阳的威望与实际的政绩被许多人认为超越了邓小平,从而对邓小平形成了威胁。

*中共拒绝予赵自由*

虽然15年来各方一直强烈要求中共当局对赵紫阳问题作出一个结论,还给赵紫阳自由,但是,中共一直拒绝做出正式结论,也拒绝给赵紫阳自由。15年来中国当局也一直竭力避免提到赵紫阳的话题,甚至竭力对中国民众避免提到赵紫阳的名字。

观察人士普遍认为,中国当局回避提起赵紫阳的名字是因为惧怕人们不可避免地顺带提起1989年六四天安门镇压事件,提到赵紫阳反对镇压。到目前为止,所有被认为是当时主张镇压的中共领导人都先后以各种方式试图撇清自己跟六四镇压的干系。但是,现在所能得到的中共文献记录显示,当时明确表示不赞同镇压的只有赵紫阳。

相关新闻
北京消息人士:赵紫阳病危 尚未过世
赵紫阳指中国应放弃阶级专政还政于民
港报传赵紫阳病逝中共恐震荡秘而不宣
中国人权民运信息中心:赵紫阳并未去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