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保環礁成防線 馬爾地夫海嘯減災

標籤:

【大紀元1月14日訊】〔自由時報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這次南亞強震海嘯對印度洋海域諸國帶來毀滅性災害,印度洋島國馬爾地夫也難逃一劫,該國經濟支柱 – 觀光產業遭到重創。然而值得慶幸的是,該國過去積極發展觀光產業的同時,能兼顧生態保育,使得沒有遭到人為破壞的外海環礁,在這場世紀浩劫中成為抵擋海嘯的第一道防線,否則該國災情將更不堪設想。

馬爾地夫由一千一百九十二個珊瑚礁島組成,其中只有兩百多個礁島有人居住。華爾街日報報導,馬爾地夫官員指出,海嘯來襲時,該國外圍為數眾多的無人珊瑚礁島發揮保護作用,沒有讓海嘯的滔天巨浪直撲一些人口密集的礁島。如果當局不限制地發展觀光產業,並允許炸魚等行為,從而破壞了綿延約八百公里、在馬國主要島嶼與大海之間作為緩衝的珊瑚礁島,死傷將更加慘重。

馬爾地夫觀光部官員費拉格說,「海嘯侵襲到島上時力量並不大,浪頭並沒有裂開,多半只是湧上來而已。」費拉格曾在斐濟研究過海嘯,他說:「我擔心珊瑚礁會斷裂,但結果並沒有。」

自一九七○年代觀光產業成為馬爾地夫主要經濟動力以來,該國政府便採取審慎做法,防止遊客大舉湧入,並維護該國保守的伊斯蘭傳統,遊客只能參訪指定的礁島,而且人數受到嚴密控制。

這種政策與泰國、印尼及菲律賓等亞洲國家漫無規劃地發展觀光產業,形成強烈對比。這些國家的許多珊瑚礁島早已因漁業興盛而毀滅殆盡,或因海岸開發計畫而陷入淤泥中。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大陸相聲名演員牛群辭掉縣長重回舞台受歡迎
佛光人在馬來西亞檳城  協助重建南亞災區
日本有近兩成海堤高度不夠抵擋海嘯
台灣珊瑚逾七成受危脅 環保團體籲政府正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