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會計準則35號公報 台股短空長多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16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陳中興╱台北報導〕會計準則第35號公報今年實施後,股市普遍疑慮上市公司財報將因此轉壞,行政院金管會副主委呂東英強調,會計準則與國際接軌,使台灣企業反映真實價值,對台股來說是「短空長多」。

台股所謂「元月效應」至今仍未發酵,部份市場人士將此現象與會計準則第35號公報的實施相連結。

金管會副主委呂東英昨天表示,35號公報所規範的是世界公認的會計準則,它的目的在使企業價值更真實地呈現,台灣如果不實施,如何與國際接軌?

我國財務會計準則公報第35號「資產減損之會計處理」,主要是參考國際會計準則36號公報及美國會計準則121/142號公報。

與舊制主要差別,在於針對企業執行固定資產評價之評估方式、及其評價金額的依據等,均加以明確化,使企業在資產有減損之虞時,必須重估所屬設備、廠房、商譽等有形與無形資產價值,一旦資產重估後低於過去數字,即必須提列虧損,子公司資產損失也必須反映在母公司財報。

35號公報對於台股的影響效應,主要集中在製造業,上市上櫃公司,尤其是電子業,設備與技術生命週期短,一旦重估,往往必須提列虧損,侵蝕當期獲利。

但呂東英表示,這項會計準則都已是國際公認的,官方對於導入初期所遭遇的困難將加強宣導,「但總是要有個起頭」。

35號公報在去(93 )年7月1日公佈,自今年1月1日起實施,4月30日公佈第1季季報時,上市上櫃公司財務報表將全部依照此公報規範原則加以編製。

部份市場人士反映,近期台股成交量過低,除了與「地雷股」延續效應有關外,35號公報可能壓抑電子業獲利,也是造成市場低迷的原因之一。

呂東英對這項說法反駁指出,台股近日成交量較去年7月至今的平均成交量並無異常。由於國內經濟景氣在多數預測單位估計中,成長數字將不如去年,股市短期內表現不如市場預期,應與經濟基本面有關。

呂東英表示,經歷博達、訊碟、皇統等上市櫃公司財報弊案後,會計師對企業財報的審閱已大幅加強;35號公報的實施,則是讓企業價值真實浮現,台股經過這些變革,短期雖有衝擊,但長期來說更能健全發展。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