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研究報告指優惠貿易協定破壞多邊機制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月1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呂志翔日內瓦十七日專電)世界貿易組織(WTO)的一項研究報告強烈批評,包括自由貿易協定(FTA)、區域貿易協定 (RTA)的「優惠貿易協定 (PTA)」如雨後春筍般增加,已對多邊貿易機制構成威脅,WTO並呼籲各國應認真思考其對多邊機制的損害。

由前WTO秘書長、現任GOLMAN SACHS董事長邵德蘭領導的顧問小組今天發布「WTO的前途」報告,探討當前全球貿易體制及WTO本身所面臨的挑戰及解決途徑,其中對PTA與多邊貿易機制間的矛盾現象,作了深入分析。

邵德蘭領導的小組是在WTO秘書長蘇帕猜的請求下,進行了以上調查及報告,雖然並沒有拘束力,只是提供會員國參考、思考,但對台灣的經貿決策應具有相當的指引意義。

面對外國的FTA及RTA不斷出現,台灣為防止所謂的「邊緣化」,政府高層已多次公開宣示要將與美國、日本及新加坡簽定FTA列為優先目標,但在其過程中卻不可避免會遭遇政治障礙。

另一方面,台灣駐WTO常任代表顏慶章則認為,FTA或RTA的潛在效益固然不容忽視,但強化多邊貿易體系仍應是台灣最優先的對外經貿政策,而以雙邊 (區域)策略作為推動多邊策略的重要輔助工具。

顏慶章最近在台北舉行的「杜哈回合談判決策會議」,及對外公開演說中,一再說明了他的觀察與看法。

WTO報告指出,PTA使國際貿易最基本的「非歧視原則」變成例外,例如在歐盟的貿易制度下,只有包括台灣、美國、日本等九國適用「最惠國待遇 (MFN)」,其它所有國家都享有某種形式的優惠待遇。

報告並表示,PTA的蔓延使達成有意義的多邊自由化更為困難,並成為多邊階層市場開放的阻力。

邵德蘭在記者會中並強調,多邊主義是安全與富裕、及全球貿易的基礎,許多具有政治動機的雙邊、區域、甚至單邊安排置基本原則於不顧,是很危險的。

雖然報告中只點名了歐盟的制度,但在答覆詢問時,邵德蘭承認,美國等推動PTA已經過頭。

如何有效防止PTA繁衍及降低對多邊機制的傷害,報告則建議,各國在進行歧視性的計畫時,應考量其對多邊機制的傷害;有效降低關稅及非關稅措施,已開發國家認真思考實施零關稅;在WTO建立類似貿易政策檢討機制,嚴格檢驗各國的PTA。

對多邊機制一向具有信心的蘇帕猜則認為,七月套案的通過已證明了WTO會員國對多邊機制的信心,即使有雙邊或區域協定,各國仍需要WTO架構下的多邊機制。

相關新聞
提振油價 歐佩克+將石油減產協議延至明年
莫迪擬印度大選後改革 以與中國製造業競爭
迫於壓力 中共央行實施人民幣政策性貶值
中興新通訊董事長被查 或涉江綿恆隱性利益地盤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