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老三謝長廷上位新閣揆

曝露陳水扁用人私心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25日訊】(亞洲時報康若曄 撰文) 依照台灣憲政慣例,游錫堃(方方土)內閣在本屆立法院休會後提出總辭,一如外界早先預料,游揆不獲留任,回任總統府秘書長,總統陳水扁25日早上公布新閣揆為現任高雄市長謝長廷。陳水扁與謝長廷過去曾存有“長扁之爭”的瑜亮情節,陳水扁此番不計前嫌,大力拉拔謝長廷,讓他站上2008總統候選人最佳戰略位置,其中文章頗值探究。

陳水扁與謝長廷過去在民進黨內同屬美麗島事件辯護律師,兩人都是台大法律系畢業,也都驍勇善辯;而謝長廷較之陳水扁,除了在學歷上略勝一籌(謝尚有日本京都大學法學碩士學位),過去在黨內評價一般也較陳水扁高。然而陳水扁在98年輸掉台北市長選舉,使他因此有機會在兩千年披上總統選舉戰袍,又在國民黨分裂因素下撿到總統大位,長與扁,自此名份已定,所謂的長扁之爭已然成為過去式。

然而謝長廷的特殊人格特質,使他即使長期處在偏安一隅的高雄,仍有能力為自己開創新局,扭轉劣勢。

高雄市過去長期為國民黨勢力把持,原先被看好連任的市長吳敦義因被謠言中傷落馬,使民進黨的謝長廷僅以兩千多票之差贏得市長選舉。上任後,謝長廷面臨市議會朝小野大局面,從一開始屢屢被趕出議會會場,到慢慢為國民黨籍議員接受,使高雄市逐漸步上政通人和軌道;謝長廷個人的民意支持度,更從甫上任時僅僅百分三十出頭,在六年後的今日飆升達82%。而高雄市政的亮眼成績,也扭轉了台灣長期以來重北輕南的政治局面。

謝長廷的才幹有目共睹,然而民進黨作為執政黨,卻始終給人政務官輩內無長材的印象,最主要原因,就是陳水扁個人對權力的不安全感,使他不願讓聰明才幹能與之抗衡的人才有機會染指權力中心。

如今老大陳水扁一改舊規,不但讓曾有心結的謝長廷進入權力核心,更使他一舉站上2008總統候選人最佳戰略位置,原因並非陳水扁突然有心為國舉才,追根究底,問題根源來自於老二蘇貞昌身上。

繼謝長廷之後,蘇貞昌成為陳水扁在黨內最為忌憚的人。

同樣是律師出身的蘇貞昌,從屏東百里侯(縣長)轉戰台北縣長,任內民調一直居高不下,聲勢凌人,陳水扁於是令他轉任總統府秘書長,放在自己身邊好便於管理。但蘇貞昌在擔任秘書長期間並未完全韜光養晦,由於和媒體關係良好又能言善道,使他成為曝光率最高的總統府秘書長。再加上一個立委選舉下來,全台灣勤跑造勢活動,使得極具群眾魅力的蘇貞昌匯聚了高能量人氣,一如他的閃亮大光頭,光芒耀眼,儼然具有總統接班人之姿。

此情此景看在最擔心成為跛腳總統的陳水扁眼裡,顯然不是滋味。立委選舉後,陳水扁為表負責辭去民進黨主席一職,先由民進黨立院總召柯建銘暫代,近日則定下主席人選,結果是由蘇貞昌轉任。

一般分析,民進黨主席一職在陳水扁總統任內並不具有實權,甚至還有名嘴以民進黨主席是“煮陽春麵的”來形容主席一職的虛位化。事實上,民進黨過去曾一度傳出要由黨員直選主席,也因為擔心“民選主席”和“民選總統”權力產生衝突而作罷。

可以看出,陳水扁此番人事佈局採取了“抑強扶弱”策略,拉攏次要敵人謝長廷,以打擊主要敵人蘇貞昌。

然而這個策略也存在有高度風險。事實上,抑強扶弱策略在台灣的政治發展史上屢見不鮮;過去蔣經國為了打擊主要敵人林洋港,因而提拔同樣具有本省背景的李登輝,李登輝則挑中了認為好控制的外省籍宋楚瑜做為左右手,好壓制其他外省人士勢力。

其結果眾所周知,李登輝和宋楚瑜在被拉上老二位置後,就遠遠擺脫老三老四老五等不入流角色,以一朝新貴之姿縱橫政壇,甚至有功高震主的危險。若非蔣經國當年“適時”辭世,李登輝日後能否出頭,原本是未知之數。

導戲的陳水扁、和演戲的謝長廷自然深知此點,因此一般預料,謝長廷登上閣揆寶座後必將戰戰兢兢,施政既不能做的太好,免得引起陳水扁猜忌,但也不能太差,以免讓陳水扁有機會見縫插針,從此落入萬劫不復深淵。

最可憐的還是台灣民眾,政治人物為了一己之私棄人才不用,使全台灣空轉數年之久毫無建樹;如今堪稱人才人物上任,卻又在權力私心作祟下,心知不能做得太好。

權力使人腐敗,政治使人盲目,其對人民的荼害,莫此為甚。(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