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特殊考生 特殊觀點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30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申慧媛╱專訪)身高僅一百二十公分的黏多醣症學生廖哲君,是今年大學學測十六萬多名考生中唯一可以有專人報讀的考生,雖然他的視力僅能感覺到光源、行動緩慢、肢體控制困難,但說起話來幽默風趣,不輸漫畫人物「蠟筆小新」。

黏多醣症全名為黏多醣貯積症,是一種隱性性聯遺傳的先天代謝疾病。黏多醣症的病患,因為體內無法產生分解黏多醣所需要的特定酵素,導致黏多醣在體內隨處堆積,連帶影響這些器官的功能。

黏多醣症兒的典型特徵是身材矮小、聽力障礙、大頭顱、面容粗糙、臉部多毛、濃眉、角膜混濁、鼻樑塌陷、嘴唇厚實等外觀,在廖哲君身上都看得到,而他小六時長到一百二十公分後,就沒有再成長。

四年前他就讀高職一年級時,眼睛看不到、無法行走、連心臟功能也不佳,被迫休學在家,在人生最難過、最低潮時,每天以淚洗面,他說:「我只好安慰自己,覺得人生就算不太好過,還是要挺下去,也許前面會有更美好的一天。」

或許是老天悲憫他,因為治療第一型黏多醣症的酵素問世,一年多前他和台灣其他三名「黏寶寶」一起接受治療,經過臨床試驗的治療,讓他可以「偶爾」擺脫一下輪椅,也能獨自上下樓梯,而他最擔心的心臟雜音及瓣膜疾病也陸續獲改善,心情愈來愈開朗。

為避免在通化街開涼麵店的父母擔心,他更決定轉學啟明學校,從頭開始學點字、學盲用電腦,重新開創自己的人生。

對於將來,廖哲君不敢有太多的奢望,他想報考社工系或心理輔導系,將來希望當輔導員或社工員,幫助其他的身障學生。

漸凍人 周倩如重視無障礙空間

記者申慧媛╱專訪

「我算是很幸運的漸凍人了!雖然得靠著電動輪椅移動,但上肢、雙手都還能動,同學也都很幫我的忙,而逛街是我最大的樂趣,不過可惜的是,台北市仍有許多無障礙空間設施規劃不佳,常常害慘了我!」就讀北一女的周倩如樂觀而坦率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今年大學學測考試,設於台大特殊考場共有四十二名考生應考,昨天前來查看座位的特種考生中,有位坐著電動輪椅,看起來樂觀、開朗的周倩如,其實是位漸凍人。

「漸凍人」正式名稱為「運動神經元疾病」,其症狀在剛開始時,可能只是末梢肢體無力、肌肉抽搐,容易疲勞等一般症狀,慢慢的會進展為肌肉萎縮與吞嚥困難,最後產生呼吸衰竭。

周倩如說,她小時候和一般人正常人沒兩樣,直到就讀小三時因跌倒摔斷了腿骨而坐上輪椅,發現下肢愈來愈沒力,甚至開始萎縮,才發現自己是漸凍人,從此就未離開過輪椅。

不過,她並沒有因此沮喪,也未被病魔打敗,在開花店的母親陪伴下,周倩如仍努力的讀書、玩樂,打電腦、上網路、交朋友,開拓自己的人生,而她最大的目標是希望申請入學能錄取台大資管系。

周倩如希望趁自己健康情況不錯時,多做點對社會有貢獻的事情,因此兩年前她曾參與台灣高鐵前往日本的高鐵試乘活動,對高鐵規畫無障礙空間提供意見。

昨天她也不忘對台北捷運的無障礙設計進行測試,結果發現只有水源市場一個出口有電梯,出了電梯口卻沒有辦法走過羅斯福路到台大校園,因此希望台北市捷運局能快快改善。

她說:「只要還能動、還能說,對規畫不周的地方,我一定要說出來,才能有更好的明天。」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