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前後任三總統 齊籲援助南亞

標籤:

【大紀元1月4日訊】〔自由時報莊誠綜合報導〕值此美軍展開越戰後最大規模的軍事救援行動,派遣機艦前往印尼蘇門答臘島的亞齊省沿海賑助災民的同時,國際間響起美國應提出「亞洲版馬歇爾計畫」的呼聲:藉著承諾長期投入受地震海嘯侵襲的亞洲國家的重建工作,來修補美國在亞洲以至全世界的形象。

美國總統布什3日則與克林頓及老布什兩位前總統齊聚白宮,共同呼籲美國民眾慷慨解囊,援助南亞海嘯災民。

布什同時宣布,克林頓與老布什已受命主持全國性慈善募款行動,「鼓勵美國民眾及企業界透過個人捐獻、非政府及國際組織來響應賑災」。

布什將捐款拋磚引玉

布什在白宮羅斯福辦公室與兩位前總統一同出席記者會之後,隨即聯袂造訪印尼、斯里蘭卡、印度及泰國四個受災最嚴重的國家駐美大使館,在弔唁簿上簽名致哀。白宮發言人麥克里蘭表示,布什總統本人也將捐獻一筆善款來拋磚引玉。

外交事務分析家指出,此一天災給予華府扭轉國際形象的機會。美國總統布什可以藉此展現,他的全球政策優先要務不只限於對抗恐怖主義及推翻獨裁者。這些專家主張,美國若表現出其權力的仁慈面,可以贏回印度、泰國、索馬利亞和全球回教人口最多的民主國家印尼的人心,更容易實現反恐戰所要達到的目標。


耶魯大學歷史學教授嘉迪斯說:「沒人料到會有這種事情發生,但這也是契機,可讓布什嘗試擺脫因為伊拉克戰爭與先發制人主義所帶來的挫折,以及與回教世界的緊張。」

或許正是出於這種考慮,美國一改震災發生時的消極態度,積極加速投入賑災。布什不僅把援款提高十倍至三億五千萬美元,更派遣他的弟弟佛州州長傑伯.布什與國務卿鮑威爾前往南亞評估災情。對於此一發生在外國的天災,布什還不尋常的下令全美降半旗一周致哀。



美國可藉此扭轉形象

原本在布什的大戰略中,亞洲的重點只是反恐戰的第二戰線,以及必須防止某些地區在未來爆發衝突,如北韓半島、台灣海峽,及印度與巴基斯坦。除此之外,布什對亞洲政策著墨不多。但是現在布什的每個決定都將受到檢視,因為它揭示的不僅是美國的意圖與慷慨,還有美國將如何運用其權力。

白宮目前尚未說明會為海嘯受災國提供何種長期協助,但在外交圈的討論中,所謂新馬歇爾計畫的構想已經浮現。美國洛杉磯時報2日即以社論敦促布什提出類似馬歇爾計畫形式的策略,對受災國提供像是改善飲用水與衛生體系等的長期援助計畫;社論中說:「一個由美國領導,規模龐大的南亞馬歇爾計畫的花費,與目前耗費了兩千兩百五十億美元的伊拉克戰爭相較,不過是九牛一毛。毫無疑問,在這場反恐戰中,這會是更為睿智的投資。」

修補與回教國家關係

在斯里蘭卡救災的澳洲世界展望會執行長寇斯德洛3日也表示,南亞受災國的慘況猶如二次大戰後的歐洲,目前國際承諾援助的二十億美元遠不敷所需。他認為,未來南亞需要一個類似馬歇爾計畫的重建計畫。在二次大戰後,美國推動馬歇爾計畫協助歐洲重建,耗費的金額相當於今日的一千億美元。

布什是否會以及要如何利用此一機會,來修補過去三年受損的形象,目前仍不太確定。布什與英國首相布雷爾近日都說,重建將耗費數年,因此必須由聯合國領導。但多名美國官員,包括現任及卸任者均警告,從盧安達、波士尼亞與其它災難發生地區的經驗得知,國際間的注意力很快會轉往下個緊急問題爆發的地方。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李家同:天堂與地獄
加州推出反募軟件新例
鮑爾臨去無憾 重申不競選公職 無生涯規劃
美元走軟恐將拖累今年亞洲經濟成長放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