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保華:台灣立委選舉與政局觀察

林保華

標籤:

【大紀元1月7日訊】參加台灣十二月十一日舉行立法院選舉的觀選團。但是為了能夠對台灣政局有更細緻的觀察﹐所以在選前兩個多星期我同太太就到了台北﹐並且同朋友積極聯繫﹐觀察和參與了一些活動。選後也多留幾天﹐觀察形勢與聽取意見﹐以便有更全面的看法。

由於上次參觀總統選舉投票前夕發生槍擊案﹐所有造勢活動取消﹐所以這次多參與了一些造勢活動﹐而且居然是“頂級”的造勢活動。例如十一月二十五日參加在大安森林公園舉行的民進黨台北市南區五位候選人的造勢晚會﹔正副總統陳水扁與呂秀蓮﹐行政院副院長葉菊蘭﹐前陸委會主委蔡英文等為他們站台。十一月二十七日參加陽明高中民進黨台北市北區五位候選人造勢大會﹐陳水扁﹑呂秀蓮﹑謝長廷等來站台支持。十二月三日到高雄做電視節目﹐晚上參加勞工育樂中心李登輝學校助選團為台聯南部候選人助選的造勢大會﹐李登輝前總統出席﹐不少台北的政治人物都南下助選﹐可謂盛極一時。十二月五日﹐台北有藍營的遊行聚會﹐國民黨﹑親民黨﹑新黨三位主席連戰﹑宋楚瑜﹑郁慕明都參加。同時也有台灣正名運動的聚會﹐李登輝和多位台獨大佬出席﹐實際上也為台聯助選。兩邊都有十萬人以上。個別的造勢大會﹐例如台聯在台北市北區候選人的陳建銘﹐我們也去支持。

由於綠營候選人中有不少朋友﹐所以見面都為他們打氣。然而我在台灣沒有戶籍﹐是“外國人”﹐所以不能到台上為他們站台﹐即使在台下講話﹐也不能明確表示要選民投甚麼人票﹐否則要罰款。

在投票前夕﹐藍營在市中心一○一大樓附近聚會﹐民進黨跑到北投區的石牌﹐台聯到更遠的台北縣三重市。到最後關頭﹐藍營雖然口角不斷仍能一起開會﹐綠營目標一致扁李卻不能同台﹐似已有綠營敗選的不祥預兆了。

看到這些助選活動﹐第一個想法﹐必須有健康的體格﹐否則頂不住。民進黨被說成“競選機器”﹐則阿扁是“機器人”了﹐不知道他在全國跑了多少場﹐聲音都嘶啞﹐但是精神仍然飽滿。被民眾稱為“阿輝伯”的李登輝已經八十一歲的年紀﹐作為台聯的精神領袖﹐也跑了五十幾場﹐還要長篇大論講話﹐有時一天要跑幾場﹐以致要打營養針補充體力﹐最後一場在三重市﹐他也去了。正是這種向選民的“拜票”﹐才顯“民主”的精神﹐因為向民眾拜﹐而不是向上級領導人諂媚求官。

但是這次開票結果大出意外﹐勝負之說有不同的說法。對綠營來說﹐得一○一席﹐同上屆議席相比﹐民進黨八十九席增加二席﹐台聯十二席卻減少一席﹐綠營總共增加一席。從得票率來看﹐綠營這次是43.51%﹐上屆是41.20%﹐也有增長。所以有人不同意綠營選輸的說法﹔但是與三月總統選舉的50.11%得票率比較﹐顯然得票下跌。當然﹐立委選舉與總統選舉不同﹐立委選舉有無黨派人士瓜分選票﹐總統選舉兩者必選其一。然而綠營選前信心滿滿喊過半﹐加上總統選後藍營鬧事民望大減﹐綠營不過半而藍營繼續過半﹐這個結果顯然太意外了。因此民進黨與台聯都在檢討﹐總結教訓。為此阿扁已引咎辭去民進黨主席職務﹐台聯主席黃主文也宣佈辭職。順帶一提的是這次指責李登輝的言論並不多。投票前親藍營的TVBS有一個“真情指數”的訪談節目﹐也訪問了李登輝﹐談他的從政經歷與家庭成員﹐李登輝的坦率令人感動。這個節目後來重播多次﹐有助於幫助人們認識真正的李登輝﹐而不是長期被中共與藍營極端人士妖魔化的李登輝。

藍營方面﹐他們在投票前都很悲觀。十二月十日的選前座談會﹐前新黨召集人周陽山就聲稱總統大選後﹐八十萬人移民中國大陸﹐不回來投票﹐暗示藍營少了幾十萬選票﹐是輸選的理由。在訪問國民黨總部時﹐發言人張榮恭也持悲觀態度﹐承認他們的選舉議題吸引不了選民﹐只能被動應付。因此選舉結果﹐藍營得一一四席﹐維持總席位二二五席的一半以上﹐顯然喜出望外。但是他們比上屆還是少了一席。藍營裡國民黨喜笑顏開﹐因為他們從六十八席增加到七十九席﹔親民黨的主席宋楚瑜則罵聲連連﹐因為從四十六席跌到三十四席﹐他們的席次被國民黨搶走﹔新黨則保持一席。因此選舉結果擴大了藍營的裂痕﹐宋楚瑜竟然遠走美國抱孫子﹐為勝局添上變數。

綠營這次失利﹐最重要的是驕傲自滿和策略上的錯誤﹐大致有以下幾條﹕

一﹐總統勝選與藍營鬧事﹐便以為可以輕易過半﹐因此不但提名過多﹐民進黨某些人更因此把矛頭指向台聯﹐怕他們坐大﹐搶過“正名”口號爭奪深綠選票。結果不但傷了台聯﹐也害了自己﹐放走了淺綠選民﹐遑論爭取到淺藍。這次投票率五成九﹐較總統選舉的八成為低﹐這減少的兩成大部分是原本支持綠營的民眾﹐他們或以為綠營篤定勝選而不投票﹐或因民進黨咄咄逼人與眼花繚亂的議題而產生反感﹐或因美國的警告等等因素而不投票。

二﹐綠營的配票也有問題。在投票率偏低的情況下﹐無票可配的配票怎能成功﹖不但民進黨﹑台聯相互搶票﹐同黨的自己人也相互搶票。而亂“告急”﹐導致多名民調高者落選﹐而民調低者卻高票當選。而選舉的主管部門在選前竟未發現這種失衡情況﹐表明他們的怠惰。

三﹐過激的競選口號觸發了泛藍的危機感﹐使他們動員起來做“最後的鬥爭”。“正名”不算過激﹐但是如果加上時限﹐或如兩個月內改變黨徽﹐清算美麗島事件的加害者﹐柔性政變被藍營政客引導到現役將領身上等等﹐就把藍營人馬全部動員出來﹐中間群眾也會感到不安。

四﹐立委與總統選舉不同﹐但是民進黨視為總統選舉的繼續﹐阿扁在提出競選議題時﹐同總統選舉一樣﹐圍繞正名﹑制憲﹑黨產﹐加上國徽黨徽﹑柔性政變等等﹐缺少地方性議題﹐也就缺少地方選民的支持。特別是立委選舉涉及地方勢力﹐靠大口號與四大天王的輔選爭取不到選民。

特別要提起的是賄選及人情票作怪。中南部一些官司纏身的爭議人物仍然當選﹐這同上述的地方勢力有關。選後有聽眾在電視台的政論節目中來電投訴賄選﹐然而缺乏證據﹐難以嚴辦﹐何況檢調單位也有政治色彩﹐號稱“ 陳青天”的法務部長陳定南就以不徇私辦自己人著名﹐藍營檢調人員就順水推舟專辦綠營人馬﹐引起綠營的不滿。過去就有“法院是國民黨辦的”說法﹐因此更難真正公平查賄選。其中彰化與雲林問題較多。雲林縣長張榮味因為今年八月涉焚化廠弊案被檢調部門傳喚﹐但是他似乎事先知情﹐傳喚那天就失蹤﹐妹妹張麗善以“政治迫害”受害者身份參選﹐哥哥一直暗中助選。投票前夕張榮味自動現身而被抓﹐引來大批同情票﹐妹妹遂以高票當選。據報﹐賄選的選票一張才五百或一千台幣﹐港幣才一百多或兩百多﹐以台灣的國民收入﹐這點錢算得了甚麼﹖其實那些農村選民並不在乎這些錢﹐他們在乎的是前來說情的地方聞人的交情﹐人情難卻也。這些聞人無疑是以統治台灣超過半個世紀的國民黨人佔優勢。也有傳說國民黨反正黨產要被充公﹐因此盡地一煲﹐所以雖然周陽山﹑張榮恭等滿懷悲觀情緒﹐但是連戰卻意外的非常樂觀﹐經過精準的計算﹐九號那天他就認為可以勝選而提出由現任立法院副院長的江炳坤組閣﹔投票那天早上﹐連戰更信心百倍﹐被媒體稱為“連戰超樂觀:泛藍穩過半”。

我們的觀選團在訪問國民黨的候選人陳學聖時﹐我表示對他被“夾擊”的同情。他在講話時也表示他與民進黨的沈富雄是否當選﹐將考驗中間路線還有沒有空間。結果他們都沒有當選。陳因為主張國民黨加速改革與世代交替而得罪連戰﹐國民黨支持同區的其他候選人而拋棄他﹐因此他說自己同志的攻擊才更可怕﹐並且有落選的預感。沈富雄與他情況還有不同﹐例如九號晚上沈富雄與李敖辯論﹐李不斷攻擊民進黨﹐沈富雄則劃清與民進黨的界限﹐貶民進黨而抬高自己。結果這位當年高票的大佬﹐不但得不到綠營支持者的票﹐藍營也沒有接受他。

這次選舉結果﹐對民進黨當然是個惡夢﹐因為民進黨要再經歷四年“朝小野大”的苦日子﹐因為許多提案無法通過而難以施政﹐例如提升國防能力的軍購案連付委討論的機會都被封殺﹐顯然助長中共武力恐嚇的氣焰﹔就連一些有關經濟問題的提案也不容易通過。要改革更是難上加難﹐因為要衝擊既得利益集團﹐例如對國民黨黨產就束手無策。選舉過後行政院長游錫?就放軟身段拜會國民黨籍的立法院長王金平﹐希望在本屆立法院休會前擱置政治性、爭議性的法案,力推急迫性、有需要的法案。王金平表示認同。但是實際結果會如何﹐還需拭目以待。而陳水扁總統提出監察院正副院長人選時﹐則被國民黨痛批。看來政黨惡鬥還不容易擺脫。

國民黨除了提出要組閣﹐還提出如果組織聯合內閣﹐也必須“黨進黨出”﹐也就是由黨出面﹐而不是個人參與。由於憲法規定閣揆人選由總統提出﹐所以可以預見陳水扁不會讓國民黨組閣而把自己架空。但是如何減少藍營的阻力﹐要靠他的智慧了。而親民黨因為不滿國民黨﹐暗示自己的“關鍵少數”地位﹐然而他們的親中國立場﹐和民進黨合作也相當困難。而國民黨不斷向親民黨施加合併的壓力﹐加上親民黨一些核心人物已倒向國民黨一邊﹐ 親民黨與國民黨的討價還價能力也不高。因此台灣未來政局還變幻莫測。

台灣民主政治的發展還比較順利﹐特別是民進黨在缺乏思想準備的情況下執政﹐滋長了驕傲自滿情緒﹐也容易腐化﹔而國民黨對喪失政權也缺乏思想準備﹐一直不服氣而利用長期執政的優勢不斷製造事件。這次“現狀”的維持﹐有助於民進黨放軟身段﹐以更謙卑的態度執政﹔而連戰也出現了難得一笑的面孔﹐國民黨能否以更理性的態度做一個忠誠的反對黨﹐人們也在觀察。只有彼此能顧全大局﹐才有利於台灣整體的發展﹐加強台灣主體性的團結來對付中共愈來愈大的壓迫﹐台灣的民主政治才能正常發展而進入成熟階段。

(爭鳴發表時略作刪節)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不代表大紀元。

相關新聞
台北縣長選舉 國民黨:協調或初選產生人選
張耀傑:劉亞偉惡意抹黑的官腔官調
張俊宏:第三次辜汪會功敗垂成  兩岸遺憾
美新一屆國會的議事日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