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星期人物》台調查局副局長鄭明順 身先士卒 鐵漢柔情

人氣: 9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9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李永盛╱特稿〉調查局副局長鄭明順結束四十年的調查員生涯,16日即將屆齡退休,跟過他的部屬都說:「鄭先生積極任事,有肩膀!」

基層做起 經歷佳

鄭明順為苗栗後龍人,畢業於中央警官學校安全系,因成績優異,於調查局幹部訓練所調查班第一期結業,歷任彰化縣調查站主任、高雄市調查處副處長、處長、局本部第六處處長、機要室主任、研究委員會主任委員、主任秘書及副局長等各項要職。

他是辦案出身,著名的屏東縣林邊鄉槍械走私案,即為他在高雄市調查處擔任副處長時的代表作。

73年2月19日,一個月黑風高的晚上,鄭明順帶著四十多名調查幹員,親自到林邊鄉海邊埋伏;線報指出,走私槍械集團預定在當晚搶灘登陸,該集團擁有強大火力,包括威力強大的衝鋒槍及手榴彈,走私手槍的數量龐大,圍捕行動的危險性極高,稍有閃失,恐怕真的會「名垂千古」。

槍戰現場 臨危不懼

但是坐鎮現場的總指揮鄭明順臨危不亂,弟兄們看在眼裡,騷動的心情也漸趨平緩;鄭明順考量私梟火力強大,加上熟悉地形,若私梟上岸時就發動圍捕,勢必引發雙方激烈槍戰,恐釀成重大死傷。於是,鄭明順決定按照原先擬定的計劃,在私梟搭乘的漁船靠岸時仍按兵不動,直到私梟將槍械搬上車準備循路逃逸時,才下令調查員發動攻擊。

一時之間,由五輛待命的車輛組成的車隊交叉衝鋒,目標車輛內的私梟發現遭到圍捕,紛紛拿起衝鋒槍,打開安全栓,準備朝調查幹員射擊。

說時遲那時快,就在千鈞一髮之際,調查員駕駛一輛一千六百西西轎車,對準私梟座車車頭迎面撞去,猛烈撞擊之下,歹徒手上的衝鋒槍掉落車內,安全栓也卡住,來不及射擊,只能棄車逃亡。

調查幹員在現場逮捕紀國雄、林貞伯等人,並起獲槍械一批,隨後在高屏地區大搜捕,又循線捕獲陳義芳、王萬福等多人。

總計起獲一百三十餘把槍械,包括四把衝鋒槍、三顆手榴彈以及手槍百餘把,子彈數千發,是以前不曾查獲的最大宗槍械走私案。

跟過鄭明順的調查員說,凡事親力親為,是鄭明順積極任事的風格,除了親赴緝私現場指揮,還有一個小故事可以印證。

考察報告 不假他人

當年吳東明局長指派鄭明順赴美國聯邦調查局考察先進鑑識器材時,一般人都是行禮如儀,由隨行的承辦人員接洽,回國後考察報告也由承辦人撰寫。

可是鄭明順的作法不同,他在美國用心考察,回國後親自寫報告呈報局長,絕不假手他人,也因此獲得吳東明的賞識。

調查員回憶說,67至69年間,鄭明順接任彰化調查站主任,偵辦包括司法官涉嫌貪瀆案的多起重大案件,讓原本績效排名年年倒數的彰化站,翻身為全國二十餘個外勤處站的前三名,他的積極任事作風,讓同仁留下深刻印象。

跟過鄭明順的調查員說,鄭明順辦事認真,但最痛恨摸魚打混的人,只要被他盯上了,往往不假辭色;至於努力的部屬,他則是很照顧,並給予全力支持,凡是偵破重大案件,敘功時先想到部屬,屢屢提報部屬破格擢升,不吝獎勵認真的同仁,不像有些長官,只想著自己升官,「事情你們做,功勞我來領」。

寬待下屬 廣受愛戴

調查員說,有一次一個弟兄不慎掉了一具新式的無線電通訊器材,按規定要記過處分,從此可能前途黯淡;但鄭明順找來轄區調查員協尋器材,言明以一週為期,這段期間內若有長官責難,由他一人承擔。

所幸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後,真的及時把無線電通訊器材找回來,遺失器材的調查員才免於被處分,前途也未受影響,讓這名調查員十分感激。

資深調查員表示,鄭明順從基層幹起,歷練完整,雖然也歷經波折,但他擔任副局長完全是憑著自己本事,才獲得長官肯定與拔擢,並非靠關係得來的。而他積極任事的風格難免得罪人,因而有毀有譽,但是跟過他的人都知道,他是很不錯的長官,很認真的公務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