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美國副國務卿佐利克的對華政策講話

——兼論中美兩國間存在的問題

伍凡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0月10日訊】● 美國現在必須鼓勵中國成為國際體系中一名負責的、利益相關的參與者

9月21日,美國副國務卿羅伯特 . 佐利克 (Robert B. Zoellick) 在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National Committee on U.S.- China Relations)就美中關係問題發表演講。在這篇演說中,他提出了美國新的對華政策:「中國需要和平的政治過渡,使政府向人民負責,接受人民的問責。村級和基層選舉是一個開端。這些選舉還可能擴大,下一步或許可擴大到縣和省一級。中國需要改革司法體系。中國應該公開政務,促使公民社會參與,不再騷擾針砭時弊的新聞記者。中國還應該擴大宗教自由,使紙面上的權利保障成為現實。女士們,先生們:我們如何應對中國崛起是美國外交政策的一個重要問題。」

他並說:「我提出美國應採取對應策略,調整我們30年來促進融合的政策,以支持採取建設性的行動:我們現在必須鼓勵中國成為國際體系中一名負責的、利益相關的參與者。作為一名負責的、利益相關的參與者,中國不僅僅是一名成員,而且應該與我們共同努力維護這個使之獲得成功的國際體系。」

他在演講的結尾時說:「我們與中國有著許多共同利益。但是,僅靠利益巧合建立的關係根基不深。建立在共同利益和共同價值觀上的關係才能根深葉茂,常青不衰。即使在我們為建立明日的民主中國而努力之際,我們也能與今日崛起的中國合作。」

● 美國對華政策正在作戰略調整

筆者認為,佐利克的演講表明了美國對華政策正在作戰略調整,以適應中美兩國關係的變化,以及適應新的國際環境的發展。

1972年尼克松總統訪問中國,當時美國對華政策的目的是要打開封閉的中國大門,把中國引向世界進入國際社會,使中國有機會走上富裕和自由民主的道路;並且與中國建立反對蘇俄共產帝國的戰略同盟,對抗共同的敵人。33年過去了,蘇俄共產帝國己瓦解不存在了,中美戰略同盟的基礎也己消失;同時,中國己打開了大門,全面的進入國際社會,廣泛的吸收和溶納各民族和各國的文化,相當廣度和深度的採用了國際慣用和通用的經濟、管理制度。33年期間,中國國力增強了,己在亞太地區成為經濟大國,正在向地區軍事大國方向邁進。

佐利克認為:」中國是一個大國,中國在成長,中國將影響未來的世界。對美國和全世界來說,根本的問題是:中國將如何運用自己的影響力?」 很多國家都希望中國走「和平崛起」之路,但誰也不會以自己的未來作賭注。

美國對待中國的政策完全不同於美國對待前蘇聯的政策。美國鼓勵中國開放和支持中國進入國際社會。相反,美國是全面圍堵前蘇聯,在經濟和軍事方面拖挎前蘇聯,以致最後瓦解前蘇聯。為甚麼有這樣的差別呢?關鍵在於美國朝野認為,中美兩國還不是處於誓不兩立的敵對狀態,在歷史上,美國對中國是長期友好的。

僅管中國在經濟、文化和社會狀況己發生了巨變的今天,其中包括向好與壞兩端發展的狀況都己發生,但唯一沒有改變的是中共獨裁專制的政治制度,而其對百姓的思想與言論控制更為嚴厲。其對內壓制和盤剝百姓,其對外顯示法西斯軍事擴張勢態。當中共自我吹噓要 」和平崛起」 時,國際社會對」中國向何處去」 持懷疑態度。

現今,中國已加入國際社會,但沒有完全按照國際社會通用和慣用制度辦事,這在人權、資訊自由流通、政府開明度、政府的產生和監督方面是完全不遵守國際標準,不准守和執行聯合國人權公約。美國與國際社會面臨的正是由中共一黨統治的中國,揚言要用核武器攻打美國,令人提心吊膽。為此,美國政府對華政策不得不作戰略調整。美國並不想與中國敵對,現在只要求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利益相關的參與者。

美國對華政策在近期基於保護美國安全、戰略利益和經濟利益;在長期基於保護人類文明的延續和發展,避免人類社會遭受核戰爭、生化戰爭的摧殘毀滅。在當今中美兩國關係中,存在著損害和威脅中美兩國利益和安全的因素,存在著許多問題要解決。

為甚麼胡錦濤和布什不能以 」國事訪問」 的形式來討論中美兩國間存在的問題,尋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呢? 為甚麼兩人在紐約只是會面一小時,甚麼問題也沒有解決呢?

看來布什與胡錦濤見面時,無法交談類似要中共政權進行政治改革的話題,也相當不容易勸告中共政府要作為負責任的、利益相關的參與者身份參與國際活動。因此,只好通過高級外交官員公開的呼籲和對北京政府提出要求。這個舉動只能說明兩點:其一,布什和胡錦濤談不上有私交,許多不便公開的外交信訊或話題無法通過最高首腦交流;其二,中美兩國政府的互信基礎很差,缺乏共同價值觀,雙方的觀念仍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對如何處理雙方有共同利益的問題的立場有相當大的差異。可是,中美兩國間的確存在許多問題,又不得不設法解決,佐利克公開講話的方式可能也是解決問題的方法之一,希望能對中國政府有所影響。

● 中美兩國間存在經濟利益衝突

目前,中美兩國間首先存在經濟利益衝突的問題。中國對美國的貿易出超順差己

超過日本對美國的順差,排名第一,至2005年8月,順差達1,620億美元,估計到年底將達到2,000億美元順差。中國紡織品成倍的廉價傾銷美國,造成美國紡織品製造業和銷售業的對立。人民幣匯率不是由供需開放市場確定,而是由北京中央銀行制定匯率。僅管人民幣匯率己改為與美元、歐元、日元和韓幣一欖子掛鉤,並調高匯率2.1%,但仍是黑箱作業不透明。為此,美國國會繼續對人民幣匯關注,仍然不放棄將對中國進口貨品課以27.5%的關稅的壓力。中國對美國智慧產權產品的盜版和假冒從來沒有中斷過。「一個負責任的全球事務主要參與者不應當容忍盜取知識產權及假冒偽造活動肆虐,兩者都給美國的知識經濟造成了致命打擊。」

中美兩國為上述經濟利益衝突正在談判和協商之中。中國紡織品出口到美國數額協商會談己進行了第五輪,仍然沒有結果。長此以往,必將引發美國對中國紡織品重新設定進口配額,這對中國會非常不利。

為了繼續調整人民幣匯率及推動中國金融體制改革,美國財政部長史諾 (John Snow)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主席葛林斯潘 (Alan Greenspan) 、美國證券管理委員會主席考克斯 (Chris Cox) 和美國期貸交易委員會主席傑佛瑞 (Reuben Jeffery) 將於10月16-17日出席在北京舉行的中美聯合經濟委員會 (JEC) 會議。美國將向中國提出建議,指出中國金融管制體系必須做出哪些改變,以由市場供需力量來決定人民幣價值和匯率。這是一個調整人民幣匯辛的重要會議。會議之後,如果人民幣匯率仍然不作相當幅度的調整,則美國國會必然會有大動作。中國若不加強合作並作為利益相關的參與者在國際經濟問題上分擔責任,美國就將無法維持國際經濟體系的開放,也無法保證美國國內對這個體系的支持。

● 中美兩國有共同的國際戰略利益

中美兩國在世界範圍內有利益與共的合作領域。

消除朝鮮核武的六國會談終於簽署協議公報,是中美兩國戰略合作成功一例。目前,中美兩國最大的共同戰略利益是反對恐怖主義,美國正面對伊斯蘭基本教義派的恐怖主義集團,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和這些好戰恐怖主義集團進行戰爭,而中國正面對 「疆獨」 恐怖份子的挑戰。在反恐怖主義方面,兩國可以合作得更多更好些。

降低石油能源價格,開發新能源,節約能源是中美兩國大有合作空間的領域。共同對付SARS (非典)、愛茲病、禽流感、毒品走私護是雙方根本利益所在。這些是涉及全人類的利害關係,中美兩國完全有理由充分合作。

● 中美兩國有國際戰略衝突

中國政府始終把台灣問題放在中美關係的核心地位,每當兩國首腦或外長會唔時必提台灣問題,必提不放棄武力攻打台灣論調。而事實上,美國政府一貫執行 「一個中國」政策,主張台海兩岸談判,和平協商,反對武力解決台灣問題。同時,美國一再申明,保護台灣人民己擁的民主自由社會制度是美國政府的義務。相反,中國大陸現今實際狀況表明,中共並沒有實力攻打台灣,並且台灣問題也不是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中共認為台灣問題是主權原則,要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主權原則下來解決;而台灣朝野及美國輿論界認為,台灣問題是兩岸不同的制度和意識形態造成的結果。分歧如此之大,中共軍方要以核戰爭來解決台灣問題。胡錦濤和布什在紐約會面時,胡錦濤提出由中美兩國共管台灣問題,布什不回應,置之不理。

中國軍事力量的快速擴張,己引起了美國和周邊國家的疑慮,其擴張的程度和規模己超過了攻打台灣的需要,例如遠程核導彈、遠程戰略轟炸機和戰略核潛艇的製造和購買都不是在攻台戰爭中所需要的。為此,美國擔心它本土會受到核攻擊,而朱成虎將軍的講話正證實了中國軍力擴張的目的。為了一個3萬平方公里的台灣,卻要犧牲中國10億人口和450萬公方公里的國土,這是甚麼意識形態主導中共領導人的頭腦呢?

共同制止擴散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及運載這些武器的導彈,應該是符合北京的重大利益。但中國為了自己的戰略利益和獲得伊朗石油能源,中國不公開的將核武技術及運載核武的導彈輸送給伊朗,造成了中東地區更大和更深刻的動盪。此外,其更深一層的原因是中國儒教文明和伊斯蘭文明聯合反對基督教文明。哈彿大學亨廷頓教訓的理論正在被中共領導人運用。中共政權一方面和美國合作反對恐怖主義,另一方面是長期與伊斯蘭國家合作來牽制美國在全球的戰略部署,以扺消中國在崛起過程中受美國的牽制。這是為了達到更大目標的戰略或策略手段的運用。運用這些手段的判斷依有2個標準:有利於中國國家利益、或有利於全人類共同利益。這兩者利益有時是不一致或相互衝突的。

中美兩國在上述領域的戰略衝突,其原因有二,其一是國家利益所驅,這只有依靠談判和協商解決。但是,中共政權在國家利益名義下,在國際社會中往往做出並不符合國家利益的事,而是為了維護一黨獨裁統治的私利。其二,中美兩國的衝突相當大的原因是來自意識形態所使。

● 中美兩國衝突的根源來自不同的意識形態

中共以其意識形態體系統治中國,但其體系內充斥著自我矛盾。馬克斯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新「三民主義」寫入中共綱領,並以此來統治中國。但這些主義和理論是相互矛盾的,美其名曰是發展了馬列主義和毛思想,其實質是剝奪了人民的權利,強制實行中共一黨專政。中國老百姓沒有選舉中共執政,而中共施行的政策並不完全符合中國人民和國際社會的利益。中國人民沒有權利來監督或改變政府,致使中共製造的錯誤不斷發生,也無法改正。

美國政府是定期由美國人民選舉產生,執行的是三權分立的憲法。僅管美國政府施行的政策有時也有不符合美國人民或國際社會利益的情況發生,但美國人民擁有法定權利,可以改變政府,使錯誤得到改正。同時,美國主張民主、自由、人權、法治的理念,和中共的一黨獨裁專制完全相反。

中美兩個大國要生活在一個地球村,但兩國政府的意識形態相異,在處理國際事務或全人類共同利益事務時,某些觀點和立場差異很大,甚至會發生嚴重衝突。如今,中美兩國關係非常緊密,中國需要美國的市場、資金、技術和人才;美國需要中國的市場、生活產品和穩定的社會發展。美國害怕中國社會分裂而造成巨大的「黃禍」外流世界各地。可見,中美兩國的根本利益是相同的,希望在地球村上互利共存,反對恐怖主義傷害各自的國家安全。但如何克服因意識形態相異而造成衝突,而危害雙方各自的利益呢?

● 析美對華政策轉變過程及佐利克講話時機

佐利克的講話並不突然而來的,美國對華政策的改變有一個過程。自今年以來,中美關係中發生了一系列事件,這些都是促使美國對華政策調整的因素。

◇ 今年初北京制定《反國土分裂法》後,美國和日本兩國外交部及國防部聯合舉行會議 (2+2會議) ,制定對華政策。

◇ 今年春天,美國國防部長倫斯費爾德參加在華盛頓舉辦的《國際聲援退黨》大會,他簽名聲援表示支持,這個行動是極為罕見的。

◇ 今夏以來,美國國會對人民幣匯率和美中貿易巨額逆差強烈不滿,多次表明要立法制裁中國。

◇ 8月17日,美國國務卿賴斯對《紐約時報》表示,中國必須對其經濟政策做出結構性調整,否則將成為國際經濟的一個問題。賴斯說 「(美國)同中國的關係很重要、也很複雜,當中有好的部份也有不好的部份。我們之所以要把注意力集中於此,是因為我們認識到中國對國際政局的影響會與日俱增。它是個大國,影響力會越來越大。」

◇ 美國拒絕胡錦濤以「國事訪問」規格訪問白宮,這是表明中美關係中不好部份的強烈訊號。

◇ 以往美國國防部是對華政策的鷹派,國務院是對華政策的鴿派。但自賴斯任國務卿之後,情況發生了變化。國務院對華顯得略為強硬,而國防部顯得變溫和些,這兩個部門顯示有了相當的協調。賴斯是蘇聯事務專家,對共產黨是有精專研究的。在瓦解蘇聯和冷戰結束期間,她是老布什總統的蘇聯問題顧問。

佐利克講的時機選擇得也非常微妙。胡布在紐約見面時不流露對華政策要調整,一週後宣佈對華新政策。緊跟著倫斯費爾德10月將訪華、葛林斯潘等四名大員10月將訪華,以及布什11月將訪華。看來,美國方面非常重視美中關係的調整和發展。下一步就看胡溫政權如何接招了。

● 北京將如何面對美國對華政策的調整

上述分析,表明了中美兩國有共同利益,處於既合作又衝突的微妙關係,為了使此關係能長期、穩定、友好發展下去,避免中國崛起後造成中美關係惡化,因此美國對華政策作了戰略調整,呼籲或者要求中國推進政治改革,把中國政治制度建立在人權、自由、民主和法治的基礎上。佐利克說:「我們與中國有著許多共同利益。但是,僅靠利益巧合建立的關係根基不深。建立在共同利益和共同價值觀上的關係才能根深葉茂,常青不衰。即使在我們為建立明日的民主中國而努力之際,我們也能與今日崛起的中國合作。」

美國對華政策的戰略調整對中國有利嗎?

筆者在2年前寫的《中美關係深刻影著中國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一文中的基本觀點可以回答這個問題。近百年來,中美兩國關係歷史證明,美國長期以來對中國友好,在中國困難時曾同情和幫助中國。例如:

◇ 美國在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後反對列強瓜分中國;

◇ 美國是以辦學校方式處理庚子賠款,有利於中國人才培養;

◇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巴黎和會上,美國總統威爾遜同情中國對山東青島索回的要求;

◇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幫助中國打敗日本侵略者;

◇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羅斯福總統極力邀請中華民國作為聯合國創始國,並加入安理會常任理事會;

◇ 尼克遜總統訪華確立「一個中國」政策,維持30多年的台海和平局面,有利於鄧小平提出的「改革開放「政策的執行;

◇ 美國極力反對前蘇聯計劃對中國施行「核手術」轟炸;

◇ 改革開放近30年,美國對中國開放商品和資本市場、提供科學技術、資金和人才;

◇ 美國沒有佔領中國一寸領土。

由此可見,美國對中國是長期友好的,比較俄國和日本過去和現是如何對待中國,誰是真誠的朋友不是明顯可見嗎?同時,美國對華政策一直深刻的影響著中國過去和現在的發展,可以預期必將影響將來的發展。

佐利克說:「我們並不想通過促進自由削弱中國。相反,布什總統強調,「9.11」的悲劇告誡人們,缺乏自由、不健全的社會可滋生致命的痼疾。「

「政治封閉不能永遠成為中國社會的特色。……中國有人認為,強調經濟增長和增強民族主義可維持共產黨的一黨統治。這是危險的,也是錯誤的。」

為甚麼說是錯誤和危險的呢?因為中共政權根本無法自我解決貪官污吏的問題,這是制度造成的結構性腐敗,中國人民無法長期忍受被盤剝欺搾,己經在全國範圍內進行維權運動,反抗中共的迫害。中共政權剝奪了中國人民割除腐敗制度的權利。如果中共政權不主動推行政治改革,中共政權一定挎台。美國吁呼中共推行政治改革是為了中國好,既是為了穩定中國社會秩序和發展前景,也是為了人類社會平安穩定。專制獨裁是國際關係緊張和人類社會不穩定的根源之一。為了地球村的安定,中共政權必須推行政治改革,結束中共一黨獨裁統治,實行憲政,還政於民。

至今,北京對佐立克的講話只有在北京外交部發言人層次的反應,估計在10月,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上,中央大員們會議論此事。今年11月,布什到北京作「工作訪問」時也將會與胡錦濤討論此議題,畢竟中美關係是影響中國發展大局之大事。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中國銀行內部大變動的內因
伍凡談高油時代中國的經濟前景(上 )
伍凡談高油時代中國的經濟前景(下集)
來自北京的重要內幕:中共中央決定全面啟動「政治改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