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轉型自行研發 和椿深耕自動化設備產業

人氣 12
標籤:

【大紀元10月10日報導】–「台灣精品美夢成真」專題報導之十九(中央社記者管中維台北十日電)「光做代理是沒有根的」,和椿科技公司副總經理廖本淵回首和椿成立25年來的歷程,從代理傳動驅動零組件進口,到研發自創品牌Aurotek 自動化設備行銷全球,再跨足光通訊及結構隔震制振裝置,屢獲獎項肯定,不斷深耕自動化設備產業,朝向「發展全方位的機器人」夢想邁進。   

1980年,和椿正式成立,隔年開始進口業務,代理自潤軸承、線性軸承等各類工業傳動驅動零組件進口,之後增加代理設備進口,並發展組裝,供應台灣當時的高科技產業使用。

成功代理國外品牌產品後,和椿對精密零組件及設備更為了解,並與國外廠商建立良好關係,部分廠商甚至將技術移轉給和椿,與和椿子公司合作生產,產品再銷往國外。這段歷程,讓和椿累積豐富的通路與技術經驗,奠定和椿日後轉型投入研發的基礎。

1992年,和椿自行研發的伺服及步進系統澆口剪斷機在國內外銷售,在和椿的研發歷程中別具意義。緊接著,多軸機械手臂獲得1998年國家產品形象銀質獎,基板切割機又獲得1999年台灣精品標誌。和椿的研發能力一再獲得肯定,因而決定進一步發展自創品牌。

廖本淵指出,「光做代理是沒有根的,難免有被取消代理權的風險,和椿決定走上研發及自有品牌之路」。和椿一直有個夢想,希望做出「全方位的機器人」,代表「Automatic robot technology」的「Aurotek 」英文品牌於焉誕生。掛上Aurotek品牌的運動控制器,勇奪2000年國家產品形象最高榮譽的金質獎,一舉打響Aurotek名號,令和椿大感振奮。

和椿開發處協理胡宗和博士指出,運動控制器最大的特色是內有晶片嵌入系統中,透過晶片內建程式以及CPU、記憶體,這個20、30公分見方的小盒子可讓4顆馬達協調運轉,精準控制機械移動方向、時間、速度及幅度,這項產品並可針對客戶需求進行客製化設計,讓使用者以最簡單的操作方式,達到最多的工作變化及最大的便利性,最重要的是,隨著科技不斷進步,運動控制器的性能不斷更新升級,更能符合客戶需求。   

運動控制器奪下國家產品形象金質獎後,和椿並未因此自滿,反而再接再厲,持續研發創新,Aurotek 的新型基板切割機獲得2001年台灣精品標誌;緊接著,電路板多用途加工機贏得2002年台灣精品標誌,同年,和椿股票上櫃;高速高精密多軸塗膠機獲得2003年國家產品形象銀質獎;自動光纖耦光雷射焊接系統獲得2004年國家產品形象銀質獎;SNG 網路行動攝影棚,再為和椿贏得2005年國家產品形象銀質獎。

和椿連年得獎,在產業界是難得的例子。胡宗和指出,和椿屢屢獲獎,關鍵在於產品品質優良,跟得上趨勢變化,而且選擇有門檻的產品與技術切入,競爭者難以進入,和椿得以保持領先。為了保有競爭優勢,和椿投入人力與經費加強研發,92年研發經費為新台幣1706萬8000元,93年更躍升至2509萬元;目前研發人員計有17人,佔公司員工總人數的18% ,和椿並與工研院、學校及日本廠商合作,隨時掌握國內外最新科技發展,以提升產品與技術水準。 



和椿目前自行開發產製多項產品,包括 PCB製程設備、筆記型電腦製程設備、射出成型製程設備、自動化控制系統、SNG 網路行動攝影棚等,產品不僅行銷台灣,更外銷中國、中南美、印度、東南亞、東北亞,最遠遠征巴西,行銷全球。

另一方面,和椿持續代理來自日本、歐洲及美國等地的TFT-LCD與PCB製程設備、自動化驅動組件、自動化傳動組件、自動排煙系統、結構隔震制振裝置、電子零組件、車載DVD 模組等,供應國內產業使用。和椿代理及自行開發的產品,是工業科技產業不可或缺的關鍵,與產業發展息息相關。

長久以來,部分代工產業發展自有品牌,常引起原廠疑慮,甚至遭遇原廠抽單的壓力,代理起家的和椿,經營自有品牌的過程相對順利許多。廖本淵指出,如果與原廠做相同的產品,一定會發生衝突,因此,和椿自有品牌的產品與原廠有所區隔,不會產生衝突,這是和椿「贏的策略」。胡宗和則表示,區隔的方式很多,可做產品區隔或技術區隔,只要處理得宜,不會產生問題,有些設備生產線很長,和椿可做其中一部分,原廠負責另一部分,雙方不但不會衝突,還可合作爭取商機。

除了代理、自行開發自動化設備產品外,和椿最近鎖定發展結構隔震制振安全裝置領域,由於台灣位處環太平洋地震帶,加上地狹人稠,土地取得不易,土木結構愈趨細長,建築物對隔震制振的需求日增,和椿代理日本及國產製的隔震制振系統、隔震地板及橋樑支承,獲得多棟豪宅、台北 101大樓等建築物採用,和椿相當看好隔震制振相關產業的發展前景。



和椿現階段業務以代理銷售、自有品牌產品及工程安全裝置3項為主,3者佔營收比重約為 8比1比1。廖本淵指出,代理產品的毛利較低,自有品牌產品毛利是代理產品的數倍,發展自有品牌是和椿的努力方向,當然,代理業務仍不能放棄,和椿的目標是希望未來代理銷售、自有品牌產品及工程安全裝置佔營收的比重能達 4比3比3。

對於台灣許多產業打算發展自有品牌進軍國際,廖本淵認為,各個產業情況不同,但不論是那種產業,想要發展自有品牌,一定要先深入了解自己的產品、技術能力及目標市場,深入評估後再行動。

創新研發是進步的動力,從代理起家的和椿,累積對零組件及設備代理經驗後,掌握零組件與設備的性能,投入自行研發,並發展自創品牌,未來不斷開發新產品及新市場,將是和椿再創佳績的關鍵,而這也是台灣產業發展致勝的利器。

相關新聞
品牌策略行銷與創新設計研討近日舉行
網絡調查:87%網民指深圳改革勇氣不足
新民進黨運動 施明德呂秀蓮:很好的現象
金質獎新兵 智灝網路電話潛力無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