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蔭權答記者問  避談政改

人氣 3

【大紀元10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浦慧恩香港報導/行政長官曾蔭權在他上任後第一份施政報告中,提出了多項包括行政、經濟、民生、社會等方面的措施,但就泛民主派和民間主流意見要求的政制改革,曾蔭權既沒有做出實質回應,更沒有提出政改時間表。

下午,曾蔭權在政府總部就施政報告答記者問。

曾蔭權在施政報告記者會上被問及:有部份傳媒早前不獲准到內地採訪,特首如何做到加強傳媒與內地的溝通。曾蔭權要求記者尊重中共的媒體政策,同時強調香港有充份的新聞採訪自由。他說:「每一個地方有每一個地方的媒體政策,我們要尊重別人的政策,最重要的是在香港方面傳媒是沒有限制的,公開的任何地方都可以採訪。」

否認集所有權力於一身

施政報告中提出行政長官辦公室聘用的新的秘書長及新聞統籌專員,曾蔭權在記者會上强調,特首辦迫切需要設立常任秘書長,以便有人能够與立法會、政黨、人大等團體互動。有關人選必須做到統籌工作,更快地貫徹政府所有的行動及決定。

被問及行政會議及辦公室改革,是否令他集所有權力於一身,曾蔭權回應稱,特首辦主任將專注行政立法的關係,而聘用的新的秘書長將對內工作,新聞統籌專員將負責與不斷增多的傳媒發展關係。至於自己政績的優劣成敗,他認為應交由市民評論。

被問減少邊境禁區面積可以减少的作用時,曾蔭權透露,根據警方及海關的意見,由於內地人偷渡來港的問題减輕,因此考慮開放部分禁區,而釋出的土地範圍內,有不少私人土地及具有保育價值的土地,所以發展要相當小心;政府明年初會公布新的禁區範圍,並諮詢公衆意見。至於今次建議開放禁區,是否回應有發展商希望發展邊境河套區的想法,曾蔭權沒有正面回應。

稅務安排交財政司長公佈

對於添馬艦土地用途問題,曾蔭權表示,添馬艦用作興建政府總部,已於兩年前由財委會批准,只因資金流向不清楚才一度擱置。他强調現在的政府總部設備已經陳舊,稍做內部更新費用龐大,而興建一座新的大樓,將有助提高工作效率。由於現址的政府總部有商業價值,所以政府不會喪失經濟收益。

曾蔭權又說,他在施政報告中沒有再提商品銷售稅,並不等於有關的構思已不存在,只是他認為有關的問題應該由財政司司長負責。另外,他解釋施政報告有關稅項减免、增加免稅額等課題,表示應該留待財政司司長公布。

至於備受傳媒及民主派人士關注的政制發展部份,施政報告的落墨不多。他表示,政制發展專責小組在將要公布的第五號報告書中會有具體方案,而且政制發展是政務司司長負責的範疇,應該由他作詳盡報告。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曾蔭權表揚捐軀抗日烈士
港特首料將委任行會新成員
曾蔭權發表首份施政報告
曾蔭權首次施政報告受到立法會內外夾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