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派系休兵 新民進黨運動 喊卡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17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彭顯鈞╱台北報導〕民進黨內的派系矛盾在黨主席蘇貞昌出面緩頰下,初步達成和解的共識,新系人士對會談結論保持低調。不過,中鋼董事長林文淵所謂立委關說的傳聞,成為關注的焦點;立委解讀,「這代表有人須為此付出代價」。

前晚這場派系要角的會商,據指出,整個過程已非隔空交火,而是當面交鋒,大家都把話說得「很明白」,尤其在討論新民進黨運動及後續的連串動作時,也出現相互指責的情形,會後大家都面色凝重。

據指出,在蘇貞昌的主導下,各派系最先達成派系休兵的共識,不再透過媒體放話。此外,對於應改革的事項,須先透過派系協商後共同提出。尤其,日後不再自行連署,改革也不再使用「新民進黨」一詞。

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趙永清表示,未來黨團每兩週將邀集各派系成員,就應檢討改革事項進行協調並確定方向,以免外界又認為有派系矛盾。

據指出,這些沒有具體共識的共識,等於阻斷了新系發起的攻勢,對新系來說算是「挫敗」。

不過,新系總召段宜康說,會中並未達成所謂不再使用「新民進黨運動」的共識,相關的傳聞與事實不符。

他強調,只達成支持陳總統六大改革及建立內部協調機制等共識,他相信這場會談有助於黨內的團結。

林辭職 有人要付代價

至於林文淵請辭時提到立委關說的情事,正義連線立委表示,這其中有脈絡可循,代表有人要為此付出代價。

據指出,林文淵一向與新系關係良好,當新系立委林樹山揭露此事,隨後並發起連署,林文淵曾私下與新系重量級人士溝通,希望此事不要被渲染和誤導,否則不惜公開相關人士的作為,不過,僅得到「這是立委個人行為」的回應。

新系資深立委洪奇昌坦承,確實曾與林文淵通過電話,兩人原本就是好友,所談的事情並非外界想像。立委林樹山當時的連署獲得泛綠立委普遍支持,洪奇昌則在最後一刻撤簽;至於為何撤簽,以及新系與林文淵的關係,洪奇昌則不願多談。

據指出,林文淵決定請辭並提到立委關說,就是一種反擊,尤其新系比在野黨罵得還兇,的確讓人難以接受。

難服眾�新系踢鐵板

記者彭顯鈞╱特稿

由「新民進黨運動」開始出現的一連串改革行動,演變成黨內派系間的攻訐與鬥爭,被認為發起「運動」的新潮流系,再度遭到黨內圍剿而「挫敗」,對於這個結果,該檢討的是民進黨、還是新系?

民進黨需要改革,在遭逢執政困境及聲勢下跌的艱困時刻,這是黨內必然的共識。但是,該由誰發起改革?以何種方式改革?改革的動機為何?這些問題顯然是新系這次未獲普遍共鳴原因。

就算新民進黨運動不是預先籌劃的行動,然而,新系由立委李文忠發起「蛻變重生」的連署,以改革的訴求緩解黨內的異聲,藉以掩護新民進黨運動,卻是事實。

尤其,「蛻變重生」的連署過程中,有人釋出「阿扁總統其實默許羅、段兩人」的訊息,形成連署的壓力,此舉也引起阿扁總統和正義連線的側目,這也是阿扁總統後來明確反對新舊之分的原因。

接著,多位新系立委因為「時間點上的巧合」,連番發動針對性的改革連署,終於引發黨內強力的反彈。

黨內人士質疑,新系此舉形同「趁火打劫」,如果民進黨有執政瑕疵,難道新系都不用承擔?只有新系才支持改革嗎?為何過去不提?為何只針對某些人而來?

事實上,新系一連串的改革舉動,目的就是「區隔以自保」,本質上就是權力鬥爭。

背後的客觀因素包括:阿扁總統聲望不再,行政院長謝長廷不斷打壓新系,此時與他們區隔,搶得改革的形象,以便在年底縣市長選舉,以及未來的立委選戰中,讓新系人馬繼續生存,新系也才能在2008年,繼續擁有關鍵性的影響力。

權力遊戲的殘酷,古今皆然,權力爭奪的成功與否,取決於正當性的擁有。新系在過去五年來,掌握多少的資源與權力,除了自身的壯大,實踐了多少改革的成果,又能禁得起多少考驗?這次高舉改革的旗幟,難道不就是新系未能服眾的根本原因?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