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企業達成溫室氣體排放權交易

標籤:

【大紀元10月20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歌籃2005年10月20日東京報導)在中日關係目前不斷惡化中,星期四日本有消息稱,日本與中國的民間企業達成一項目前世界最大規模的溫室氣體排放權交易。

*目前最大量排放權交易*

日本最大的鋼鐵公司新日鐵和主要貿易公司之一的三菱商事與中國山東的東嶽化工在保護地球環境的《京都議定書》規定下,達成了年1千萬噸溫室氣體排放權交易,成為目前世界最大規模的溫室氣體排放權交易。

日本官方電視台NHK和日本最大通訊社共同社都報導了這個消息,不過報導沒說明該交易是否是在本週中日兩國再次掀起外交糾紛之前達成的。

*京都議定書允許排放權交易*

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締結國第三次會議上通過了遏制排放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量以防止地球暖化的《京都議定書》,《京都議定書》今年2月正式生效。日本和中國都是締約國。

《京都議定書》規定,締約各國在2008年到2012年期間必須完成不同程度的削減排放溫室氣體的目標,日本的目標是比1990年時減少6%,而澳大利亞等少數排放溫室氣體不嚴重的國家則允許在此期間增加不同程度的排放量。

按《京都議定書》規定,各國之間允許排放權交易,以實現各自的目標。由於中國地域廣,部份地區溫室氣體排放量不高,從而存在交易空間。

*雙方所取所需*

據報導,新日鐵和三菱商事從後年開始利用中國山東東嶽化工的工廠回收和處理一些有害溫室氣體,換取年1千萬噸溫室氣體排放權。

NHK星期四分析說,中日之間之所以達成這一跤易,相信是中國希望引進日本先進的環保技術,而日本則希望此一跤易有利於日本達成《京都議定書》規定的削減排放溫室氣體的目標。

相關新聞
紐約等東北各州擬簽協定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科學家說臭氧層停止變薄
中國大陸企業體質偏弱
吳榮義:節約能源 研議課徵能源稅或碳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