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南方紀事之浮世光影 追憶殞落本土藝術奇葩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2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謝震南台北二十五日電)正在華納威秀、總統、長春院線上映的首輪電影「南方紀事之浮世光影」,背後隱藏一段令人不勝唏噓的台灣藝術家遭遇。前衛草根出版社今天發表電影書,希望喚起各界的回憶。

一九四三年三月十六日午前,留日澎湖籍知名雕刻家、畫家黃清埕和鋼琴家李桂香夫婦搭乘歸鄉的高千穗丸郵輪,準備回鄉探望親人後轉赴北平藝專教書。

未料到了三月十九日,船抵基隆港外的彭佳嶼海域時,遭美軍潛艇魚雷擊沈,全船千餘名旅客大多不幸罹難,獲救的二百四十五人之中,大多是日籍水手,台灣人僅五十名左右倖存。

多年後,修畫專家琇琇因緣際會初識黃清埕的畫作,對黃清埕及高千穗丸沉船事件產生好奇,於是,一路展開追根究柢的尋訪,她發現:黃清埕每幅畫中人物似乎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並且,隱隱約約,彷彿也在交代著大台灣的苦難歷史。

美術評論家謝里法說,陳德旺、洪瑞麟、張萬傳、藍運登這四位好友都常提起黃清埕。藍運登講過:在日本的時候,當黃清埕工作得無晝無夜時,叫他去吃飯會令他很不高興,且經常回答說:肚子不餓就不用吃。

今天下午發表的《南方紀事之浮世光影》電影書,主要包括兩部分:前半部是由畫家‧美術史家李欽賢撰寫的「電影本事」,綿綿細述這位飄零海上的藝術散花─黃清埕的一生故事,附精美電影劇照及珍貴歷史圖片。

李欽賢在新書序言指出,「散花」一詞在黃清埕海上罹難的當時,正值日本危急存亡之秋,一九四三年春,日本已陷入太平洋戰爭的頹勢,形容青年兵員犧牲生命,如同剎那間散落的花朵,謂之「散華」,其實就是「散花」的同音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