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中國育幼苗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11月1日訊】【大紀元記者張瑩報導】由文化更新研究中心主辦的第三屆“情系中國育幼苗” 籌款晚宴,於10月30日晚在烈治文山Le Parc Banquet Hall舉行。約900人出席了晚宴,籌得的款項將用來幫助中國貧困地區學生求學和教師培訓。

研究中心創辦人梁燕城博士在晚宴上講述了他1982年第一次去中國的經歷。

“我乘火車從北京往廣州,黃昏的時候在石家莊站停車”。梁燕城說,“很多農民隔著車窗向乘客兜售雞等食物,我向一個女人買了一隻雞。這時火車開動了,那女人跑著從我手中拿了錢,卻沒有時間給我找零錢。她後來追上來給了我另一隻雞。”

“她很有道德。火車開了,她不找我零錢也沒辦法的”。 梁接著說,“我看到全國的貧困和艱難,一窮二白。作爲一個知識份子,我覺得無能爲力,一種無法描述的感覺。”

1993年梁燕城到中國開學術會議。看著滿街的行人和自行車,梁萌發了幫助中國人民的想法。

“當時我們有30人,每人出100元,共3,000元成立了文化更新研究中心”。梁燕城表示,研究中心試圖通過資助教育,更新文化,重建道德,去除腐敗。中心的第一筆資助是用2萬元支援200名農村子弟上大學。到目前爲止,中心已累計在中國投入了600萬人民幣,在廣西農村資助了1,800多人求學。

宴會上播放了一紀錄短片。講述了當地貧困學生的艱難處境,看到他們學校的簡陋甚至危險,有的貧困學生每天步行多個小時上學,有的學生因爲家貧被迫輟學。當他們得到文化更新研究中心義工的關懷時,常常會感動得流淚。

中心表示,爲了讓捐款者放心,該中心安排專人前往中國,將捐款親自交給學生。之後義工逐個核對,確認錢真正用於幫助貧困學生和教師,機構的運作也由少量的人員負擔,儘量減少行政費用,將更多錢投入扶貧教育中。

據稱該中心助學助教的特點是,對受益者有三年的承諾,讓受益者在三年內安心完成讀書計劃;在助學方面,如果受益人讀書成績優異,想繼續讀書,中心會繼續支援他們。例如有39名受資助的小學女生,她們成績非常優秀,因此繼續得到資助,完成她們三年的初中學業。

中心執行委員May Wong于10月31日傍晚證實,扣除開支後,這次籌款晚宴共籌得善款20萬元。

“文化更新研究中心”於1994在卑詩省溫哥華由梁燕城博士創立,得到卑詩省省督林思齊博士贊助,是一個非牟利及非政治團體,會員共約五千名。“情系中國育幼苗”工程的主要目的是幫助中國偏遠地區的貧苦學生和教師,透過推動教育工作改變中國人民的未來。可瀏覽網站:www.crrstoronto.org。或致電:905-881-3418查詢。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安省科技館突然關閉  省府尋臨時場館
多倫多政府派40隻山羊管理草地 應對入侵植物
多倫多黃埔軍校百年慶 召喚愛國熱情
多倫多創新科技展 台灣再度以國家館參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