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成功繁衍B肝病毒X基因轉殖小鼠十餘代

人氣 23
標籤:

【大紀元11月1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十日電)台灣肝癌病患人數早已排名惡性腫瘤第二名,而B型肝炎病毒X基因則被認為在肝臟致癌過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研究結果顯示大部分B肝相關的肝癌細胞帶有X基因。陽明大學研究團隊經過三年的研究,可讓實驗用小鼠帶有B型肝炎病毒X基因,並成功繁衍十餘代,成為肝癌研究用最佳來源。

陽明大學生命科學及基因體科學研究所教授蔡亭芬表示,B型肝炎病毒是肝臟病變及肝癌產生的主要危險因子之一,而B型肝炎病毒X基因則被認為在肝臟致癌過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根據台灣、新加坡及中國大陸等單位研究結果顯示,大部分B肝相關的肝癌細胞帶有X基因。顯然,B型肝炎病毒感染肝臟後,X基因很容易嵌插到染色體上造成肝細胞病變。這些病變包括肝細胞週期不正常、細胞內訊息調控機轉出錯、染色體不穩定及基因突變等。

為了研究B型肝炎病毒X基因與肝臟致癌的關係,並且在台灣建立肝癌的動物模式,蔡亭芬的陽明大學團隊利用胚胎原核顯微注射法,將B型肝炎病毒X基因嵌插入小鼠染色體上,並利用一個非常特殊的DNA植入B肝病毒X基因小鼠後,結果可有效阻止小鼠體內基因的重組,讓B肝病毒X基因穩定的表現在小鼠身上,而且可以持續繁衍十餘代以上。

蔡亭芬說,X基因將造成肝細胞嚴重病理變化,這些X基因轉殖小鼠在出生3到4週 (相當於人12到15歲),肝臟即出現分化不正常、染色體異常、輕微脂肪肝病變。隨年齡增加,病理變化加重,在12到14個月大 (相當於人35到40歲)時,90%的基因轉殖小鼠會產生肝腫瘤,約16到18個月大 (相當於人45到50歲)則有90%以上的基因轉殖小鼠會產生類似人的典型惡性肝癌。

蔡亭芬強調,X基因轉殖小鼠過去三年的繁殖及研究過程中,X基因在染色體上的結構、蛋白質表現、肝癌產生機率、及肝臟病程發生,至少穩定的傳遞十代以上。但先前韓國和日本相同的研究,卻無法穩定呈現B型肝炎X病毒基因,只傳遞了幾代就消失了。

由於基因轉殖小鼠可以提供無限量的病理系列組織及動物模式,未來可加速台灣在肝臟分子致癌機制的研究、探討男女性別差異在B肝相關肝癌產生的影響。

另外,研究團隊將利用這些X基因轉殖小鼠找尋肝癌發生的早期分子標記,以期達到較精準的早期診斷。這些基因轉殖小鼠也將提供台灣研究人員,作為癌細胞轉移、新藥開發、基因治療等研發的動物模式。

相關新聞
民間測試蔚來電動車安全性 九成數據發回中國
愛因斯坦是對的 研究發現黑洞「暴跌區」
日本研製出經濟實惠又高效能的鋰電池
美科學家研發新抗噪織物 創造安靜空間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