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議人士迎胡錦濤 中德關係牽動美國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11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田清編譯)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星期四到達德國開始3天的訪問。數百名示威人士聚集在柏林抗議他的到訪,這是胡錦濤第一次德國國是訪問。

合眾國際社11月10日報導,柏林警察表示,大約300名示威人士遊行到德國首都的中國大使館要求“紅牆垮台”。

在柏林的布蘭登堡門(Brandenburg Gate)附近有一小群抗議北京控制西藏的人士聚集。而包括在中國被禁的精神運動法輪功等團體在夏綠蒂古堡(Charlottenburg castle)外抗議。也有一些抗議人士在胡下榻的柏林酒店外紮營。

中德關係牽動美德關係

專家認為柏林和北京的關係可能動搖德國和美國的關係。

位於柏林的智庫,德國外交關係協會(German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的會長,也是中國專家的埃伯哈特‧桑施耐德(Eberhard Sandschneider)在接受合眾國際社電話訪問時表示「我們如何處理中國關係已成為在泛大西洋關係中的重要因素。」

即將離職的德國總理施洛德在幾個方面惹腦了華盛頓。他反對美國帶領出兵伊拉克,又答應解除對中國的武器禁運──儘管沒有成功。華盛頓和多數歐盟希望維持禁運。北京最近對台灣的威脅加強了這個立場。

德國的侯任總理安格拉‧默克爾( Angela Merkel)時常批評施洛德的只重視商業的中國政策,卻忽視了中共許多違反人權和智慧財產權的事實。

華盛頓希望默克爾維持她的承諾對胡降溫並將陷於難題的泛大西洋友誼重新建立。

位於柏林的智庫,德國國際及國防中心(Germa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and Security Affairs)權威的東亞專家希爾佩特(Hans-Guenther Hilpert )則認為,德國政治人物應該看看商業誘因之外的因素。

他表示,雙邊貿易增加通常是好事情,不過這幾年來柏林低估了中共的經濟和政治崛起造成的區域性摩擦。中國和日本關係非常緊張,和美國的關係也很困難。德國甚至整個歐洲對於亞洲的區域發展也從來沒有真正地找到共同的立場。

政治人物仍然認為中國的人權紀錄是最大的疑慮。共產政權限制言論和宗教自由,並且關押和處死政治敵人。星期四和德國總統克勒(Horst Koehle)的夫人一起歡迎胡錦濤,本週稍早克勒表示德國企業不應該和違反人權的國家做生意。德國企業對於在中國生產仍然小心翼翼,害怕他們的科技被竊用在國內和國際市場生產更便宜的產品。

專家們認為,面對日益增加的國際和國內壓力,共產政權最終將修正他的政治體制。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胡錦濤倫敦剪綵 場外反響不同
德外交部將向胡提出釋放姜仁政及讓其全家返德
胡錦濤德國訪問 抗議活動如影隨形
德國總統柯勒籲中國尊重人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