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呂秀蓮:許多媒體像哈哈鏡 選擇性運用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11月1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徐毓莉台北十四日電)副總統呂秀蓮今天在一場演講中表示,科技的發達,應該讓資訊更為正確,但事實卻很反諷,因為電子發達,很多新聞媒體如同哈哈鏡,選擇性運用,像是媒體宣傳中國好的一面,讓很多人以為中國是人間天堂,造成民眾對中國沒有正確了解。

呂秀蓮上午應邀至陽明大學專題演講「四生(生產、生活、生態、生命)共榮新人生」,她向與會學者、學生分享她對人生從womb to tomb(子宮到墳墓)的觀察。

呂秀蓮說,小時後她的父母想要把她賣掉,因為當時只要別人家環境更好,就想將自家小孩送給別人,讓孩子過更好的日子,所以說「女人家菜籽命」,女人命好像菜種子,放手一撒,運氣好,種子落到良田開花結果,運氣不好,就在水溝爛掉。

她指出,生命在被生下來前半段,完全沒有自主意識,從哪個子宮走出來是上帝的意旨,但過了這個階段,就有其他因素,先天的命在後天的過程中,可以加以運轉,並選擇生命的價值,決定自己是生命的主人或奴隸。

呂秀蓮表示,去年三一九槍擊案發生時,她與陳水扁總統在沿街鞭炮歡迎聲中,突然碰碰兩聲響起,當下她的感覺是很重、很痛。第一個念頭是「為什麼是我」,第二個念頭則是「為什麼不是我」。

她說,第一個念頭是從小我的角度出發,因為她的一生充滿悲劇,三十歲患癌症沒有死,三十六歲因美麗島事件發表演講,卻被處十二年徒刑,六十歲挨子彈;第二個念頭則是以大我角度出發,當下以為第五縱隊打過來,身為國家副元首,當然要替台灣民眾擋風擋雨。

演講後,有與會者詢問,根據報導,全世界一年執行死刑有五千五百例,其中,中國佔五千位的高比例,但台灣大學生卻嚮往中國生活,如何解釋這樣的生活學與生命問題。

呂秀蓮認為,很多人到中國大陸看到美好的一面,媒體上也宣傳中國美好一面,讓人以為中國是人間天堂,而科技發達,資訊應該更完整、正確,但事實卻很反諷,因為電子科技發達造假的機會反而更多,很多新聞媒體好像是哈哈鏡,選擇性運用。

她舉例表示,十三億人口的大國,有好有壞,擺在面前的是城鄉、貧富差距、特權階級等問題,很多台商在中國,生命財產面臨威脅,媒體卻不報導,造成其中落差,對中國沒有正確了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