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選前漲少選後漲多 選舉效應呼之欲出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21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王憶紅/台北報導〕根據調查,近10年縣市長、縣市議員及立法委員選舉前後的台股表現,多呈現選前漲少、選後漲多局面,而投信法人對台股也是選前減碼,選後加碼。市場人士預期,今年選後的12月,外資可能因耶誕假期效應而減緩買超動能,但選前相對保守的投信買盤,將有機會在選後不確定因素消滅後,加碼台股並主導大盤。

根據盛華投信統計,近10年來縣市長、縣市議員及立法委員選舉前後的台股表現,選前2週多為上漲走勢,而在選前1週則因受心理面影響,呈現漲幅縮小或回檔盤整,但選後1週、2週甚至到年底,皆以漲面居多,且平均漲幅伴隨時間增長而加大,分別為3.70%、3.98%及4.08%,同時平均漲幅為選前的數倍,可見在選後不確定因素消失後,台股回歸第4季基本面,表現優異。

另外,以近10年縣市長選舉資料觀察,代表本土資金的投信法人,也是在選前減碼,選後則大幅加碼。

根據資料顯示,今年11月以來,外資日日狂買台股,但本土法人並未同步加碼,截至上週五投信法人還賣超9.82億元,但自上週四已出現小幅買超,顯示本土法人已開始著墨業績成長的標的,因此,預期選後內資法人可能如往例在選前減碼後,選後回流加碼,接替外資動能。

電子股像林志玲 主流地位難改變

〔記者李錦奇/台北報導〕新光投信總經理黃植原最近對媒體剖析股市,妙喻電子股有如當紅名模林志玲,吸引市場焦點目光,至少在明年第1季前,主流地位不變,相對地,金融股、傳產股缺乏市場資金照顧,「就算長得不差,但在林志玲旁邊,也沒人會注意」。

黃植原還提供看盤技巧,建議當電子股成交比重佔大盤80%以上時,可能有短線過熱跡象,但只要資金不退,依舊吸引市場多數資金時,則主流地位不變;但若是電子股成交比重降到50%以下,代表人氣退潮,電子股後市要保守看待。

黃植原說,若是電子股成交比重再降到40%左右,意味人氣低迷,市場對電子股全面悲觀,這時候,反倒可以大膽買進,應該不太會賠錢。黃植原說,電子股吸引市場絕大多數資金,相對地,讓其他類股缺乏資金動能,表現空間有限,以鋼鐵股來說,其實並沒有太大利空,但就是漲不動。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