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什亞洲行:象徵意義多實際收穫少

標籤:

【大紀元11月22日報導】(中央社蒙古烏蘭巴托二十一日法新電)美國總統布什今天結束了一個星期的亞洲之行。他自認在此行中,各國已顯示在伊朗和伊拉克問題上與美國團結一致,但事實上,在解決貿易爭執方面,卻沒有得到太多的具體進展。

在回國後,布什必須面對國內日益高漲的反對伊拉克戰爭聲浪,以及因副總統錢尼再度嚴詞反擊批評入侵伊拉克人士而可能掀起的軒然大波。

無論是在國內或國外,布什都無法逃避對伊拉克戰爭的激烈爭執。他在北京說:「這是我們國家值得辯論的一個問題,這是重要的辯論。過早自伊拉克撤軍將有可怕的後果。只要我擔任總統一天,此事就不會發生。」

早在布什從華盛頓啟程訪問亞洲前,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海德里就已公開表示,布什訪問日本、南韓、中國和蒙古不會獲得太多具體的利益。布什是第一位訪問蒙古的美國現任總統。

在亞洲四國之行中,美國官員只是不斷的向各國重申對話、繼續談判的保證和宣布共同的目標。

布什在北京說:「北韓必須放棄核武計劃。中國和美國在此問題上能以對等夥伴合作,對這個地區和世界的穩定很重要。」

在伊朗問題上,美國國務卿萊斯說,美國、中國、俄羅斯和歐盟「現在全都站在相同的立場」。

布什此行至少獲得一項明顯的勝利。中國與美國波音公司達成協議,在二00六年至二00八年,中國將向波音公司購買七十架波音七三七客機。整個交易的七三七客機總數最後將達到一百五十架。

但他也遭遇外交上尷尬的事情。就在他與南韓總統盧武鉉會談,並且讚揚南韓派兵到伊拉克的第二天,南韓官員即宣布將減少駐伊兵力三分之一的計劃。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也拒絕布什提出的中國政府應給予十三億人民更大的宗教和政治自由的呼籲,而且在解決貿易爭執上,只願展示彈性而非讓步。

布什說,他曾為「我們相信被不當囚禁的」政治異議人士求情,並呼籲北京向西藏流亡領袖喇嘛和羅馬天主教會伸出友誼之手。

對於中國採取強力的措施,不准異議人士在布什總統訪問期間出現,國務卿萊斯說,美國政府已向中國「大聲的」抗議。

美國官員說,美國對於胡錦濤在私下,對猖獗的仿冒美國商品的行為表示更積極的態度感到欣慰,但有關中國人民幣匯率和對美貿易大量順差問題則還有許多的工作要做。

對於布什尋求亞洲盟國對中國日益擴大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影響力採取因應對策,白宮高級官員說,盟國的評估卻普遍樂觀。

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說,有關中國將使日本產業空洞化的憂慮並未出現。南韓總統盧武鉉則說,中國在北韓核武六方會談上,扮演了關鍵性的角色。

但萊斯表示,中國軍事擴張問題仍然是「一個值得憂慮的問題」,但美國相信,這個地區的軍事平衡將會繼續維持下去。明年初,胡錦濤訪問美國時,布什將會和胡錦濤繼續討論這個問題。

相關新聞
白宮要求中國讓媒體據實報導布什新聞
布什騎登山車
布什稱與胡錦濤談宗教自由也談政治自由
布胡會 美對中人權失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