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K:2020年太陽能發電成本接近尖峰用電價

人氣 6
標籤:

【大紀元11月2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二十二日電)太陽能電池前景看好,全球需求大增,再加上矽材短缺,太陽能裝置系統價格不降反升,預期2007年起可恢復下降趨勢,2010年太陽能裝置系統價格會降為每瓦5.72美元,發電成本每千瓦小時約0.15-0.25美元,工研院經資中心 (IEK)預估,2020年太陽能發電成本可與尖峰用電價格相彷。

對於全球太陽光電應用市場發展趨勢,工研院IEK研究經理蔡志成表示,2004年全球太陽能新增裝置容量約930萬瓦,以歐洲佔47%為最大市場。應用領域則以併網型家用或商用系統裝置量佔62.8%最高,太陽能裝置預測至2010年市場比例將進一步提高為66.7%。

預期至2010年,全球太陽能裝置容量將達3241萬瓦,仍以歐洲佔51%最大,其次為日本佔27%。預估2010到2030年,太陽能裝置市場平均年增率由以往約30%降為26%,至2030年太陽能系統裝置量可達38億萬瓦。

蔡志成引用RWE Energie AG and RSS GmbH研究機構結果,2000年時,一年日照900小時,發電成本每千瓦小時可達0.6歐元,日照若到1800小時,發電成本可達0.3歐元,2020年可再降到0.2歐元。

蔡志成分析全球太陽光電產業鏈結構,多晶矽材料 (Polysilicon Material)產業目前呈現寡佔現象,主要廠商包括Hemlock、Tokuyama等,太陽能晶片(Wafer)、太陽能電池 (Solar Cell)、太陽能模組 (PV Module)則呈現中度競爭狀態,在太陽能系統和應用端則呈現完全競爭狀態,主要廠商包括Sharp、Kyocera、BP Solar等。

在整個產業鏈結構上,台灣並未生產多晶矽材料;而Wafer產量,2004年台灣產量為2.3噸,佔全球產量0.55%,主要廠商為中美矽晶、綠能科技與合晶;SolarCell產量,2004年台灣產量為3.8噸,佔全球產量3.2%,主要廠商為光華開發、茂迪與益通光能等;PVModule產量,2004年台灣產量為0.063噸,主要廠商包括興達、日光能與永炬等;在PV系統和應用端,廠商數多,但規模小,主要廠商包括日光能、茂迪與旭辰等。

相關新聞
開發太陽能   台東示範點近期嚐試發電
夏普:太陽能未來5年續成長
共桿路燈太奢侈?葉菊蘭肯定路燈節
嘉義參選人駕太陽能宣傳車造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