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污腐敗導致中國社會不穩 引國際關注

中國貪瀆問題專題報導(四之二)

人氣 1551
標籤:

【大紀元11月2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張謙上海特稿)最近兩年,中國大陸各地尤其是貧窮的內陸地區,不時發生民眾抗爭事故,外界普遍認為,這與地方官員的貪污腐化有關。

今年六月初,河北省定州市繩油村民遭人襲擊,造成六人死亡,數十人受傷;而事件起因是國華定洲電廠灰場建設承包方和繩油村群眾發生徵地糾紛。

國華定洲電廠是中國「十五」重點建設專案,用於灰場建設的土地屬於繩油村,因為部分村民對徵地補償不滿,去年初與有關方面糾紛不斷,部分村民乾脆長住在這塊土地上,阻止施工。

據報導,在徵地的背後,涉及貪污腐敗因素。

另一起嚴重的衝突於今年九月中在廣東番禺太白村發生,期間村民與警方爆發激烈衝突,事件引起國際媒體關注。

據說,這次事件的起因,是當地村民懷疑村領導出售土地時中飽私囊。為了表達不滿,他們以合法程序要求罷免村委會主任陳進生。

番禺政府在答應村民的要求後,卻於九月十二日出動數百名警員衝進該村,取走相關帳簿。一些村民說,有關方面是要銷毀帳簿內證明村委會貪污的證據。

除了抗爭外,近年向各省政府及北京當局上訪投訴的民眾也持續增加。

根據媒體引述信訪部門的統計,二零零三年中國大陸黨政信訪部門共受理一千二百七十二萬三千人(件)次來信或來訪,比上年上升百分之四點一。

去年第一季度,中國國家信訪局受理公民來信同比上升百分之二十點二,接待群眾上訪批次、人次同比分別上升百分之九十九點四和百分之九十四點九。

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培訓工委辦公室的周梅燕曾撰文指出,九十年代中期以來,不斷增多的大規模群體信訪和矛盾激烈的個體信訪,引發了持續上升的「信訪洪峰」,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

中國大陸關注三農問題的學者於建嶸曾撰文表示,村官貪污受賄、土地被非法徵用以及幹部亂收費,為農民上訪的三大原因。

對於近年中國大陸掀起的種種抗爭與上訪,北京異議人士兼撰稿人劉曉波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說,近幾年大陸嚴重的貪污腐化問題,已大幅度降低民眾對政府的認同性,其結果是導致社會不穩定。

劉曉波認為,大陸貪污腐敗帶來更大的禍害,是民眾對此習以為常。他說:「如果形成大家都希望貪污腐敗的風氣並損害道德性,這種隱形的傷害更加要命。」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於九月二十九日發表的報告,也指中國經濟改革所引發的腐敗相當猖獗,正威脅中共統治的合法性。

報告作者之一的帕托克(Janos Bertok)接受媒體採訪時說,中國於一九八七年到一九九二年經濟轉型過程中,腐敗現象大幅增加。九十年代以來,中國的腐敗問題沒有減少,隨著經濟增長,腐敗的機會有增無減。

報告表示,中國因腐敗問題的經濟損失至今佔國內生產總值百分之三至五,約合四千零九十億到六千八百三十億人民幣之間。

另據中國媒體引述國家審計署的報告指出,去年審計署發現一億七千萬元公款被官員中飽私囊和挪用,包括用於二零零八年奧運會的一億零九百萬元;而中國國務院屬下五十五個部級機關和委員會都涉及挪用公款。

一位不願具名的中國大陸學者向記者說,貪污問題正威脅中共的管治能力,它對社會的影響比以前更大、更壞,因為當前的貪污層面很廣,各層政府官員都有貪污。

有人認為,一九八九年中國大陸所以爆發民運,與當時學生們不滿官員貪污腐敗有關;而近年大陸各地相繼發生的抗爭事故,令人關注大陸是否會醞釀另一場風暴。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陳健民說,八十年代中國大陸最嚴重的貪污是「官倒」,即國營企業獲得政府廉價供應原材料或外匯後,向民間倒賣,形成俗稱的「雙軌制」。

他說,「八九」民運前,倒賣貪污嚴重,因此,當時在位的領導人趙紫陽試圖打破「雙軌制」,結果造成物價上漲及社會不滿,成為引發「八九」民運的原因之一。

對此,上述中國大陸學者說:「我想,歷史不會簡單重演吧,也許會換一種形式出現,不會那麼機械性重複過去的事情。貪污肯定是一個大問題,老百姓一定也會非常不滿,但這個不滿是以甚麼形式反應出來,這個就很難作一些預見。現在有一些小規模抗議活動,包括有時候地方幹部與農民發生衝突,這實際上也是一種發洩不滿的表現方式。」

歷史會不會重演,外界不得而知,但中國貪污問題的日益惡化及其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卻是有目共睹,也是促使某些分析家預期中國未來幾年可能會動盪不穩的原因之一。

相關新聞
楊穎試水復出疑失敗 節目頭像被打馬賽克
中國股市上半年收官 A股總市值蒸發近3萬億
一年12名將領落馬 專家:中共戰力遭打擊
三中全會前夕上海衛健系統被密集清洗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