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乞討丐賺錢 9旬阿婆月入6萬

人氣: 2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29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葛祐豪、李開菊/高雄報導〕高雄市一名9旬洪姓老婦領有每個月1萬元社會補助,卻每天推著嬰兒車在街頭乞討,一天的收入至少1、2千元,社政人員與警方都拿她沒轍,附近鄰居說老婦行乞生涯已有2、30年之久,住的是還算不貜獐茤苤A社會救助金也夠她生活,老婦還出來乞討,認為她有博取同情心之嫌。

家住高雄市三民區的洪婦,身形瘦小,臉上滿佈歲月留下的痕跡,昨天傍晚仍舊推著嬰兒車、戴著斗笠,蹲坐在三民區建國三路、中庸街口,楚楚可憐的模樣引起許多路人惻隱之心,紛紛投下5元、10元硬幣,有些人更當場掏出百元紙鈔。

記者上前採訪,洪婦口齒不清的說自己95歲了,因孫女的腿部不良於行,才出來乞討,說到一半眼淚竟流了下來。

路人踢爆有樓有房

此時,一名當地婦人騎機車經過,她睥睨的表示,老婦根本不值得同情,因為她有一次偷偷跟蹤老婦回家,發現老婦的住所是外表看來不錯的樓房,另一次更看見有人騎機車載她出來行乞。

記者後來發現,老婦其實相當精明,裝錢的塑膠盒都是裝著1元與5元硬幣,一大疊10元硬幣都抓在手裡,紙鈔則放在衣服口袋。

自認憑勞力賺錢

洪婦每個月至少領取1萬元補助,社政單位認為這筆款項應該足夠她生活所需。洪婦的鄰居也透露,老婦的行乞已有2、30年,不管她的生活過得再優渥,只要一天不出來乞討,她還會覺得渾身不對勁,鄰居也見怪不怪了。

洪婦現在每天輪流在建國三路與中庸街的3個路口行乞,因為另一個路口的商家知道她的情況,禁止她「擺攤」乞討, 鄰居估計老婦每天的收入至少1、2千元,不輸一般上班族。

社政人員曾處理此事,但老婦堅持出來乞討,她認為憑自己的「勞力」賺錢,沒什麼好丟臉,也不犯法。

搞怪老婦 社工管不住

〔記者葛祐豪、李開菊/高雄報導〕高雄市9旬洪姓老婦領有社會補助,卻每天在街頭乞討,對此社會怪象,高雄市社會局長青中心坦承知悉,也介入處理,但是老婦竟和他們玩起捉迷藏,讓社工十分頭痛。

社會局人員表示,今年7月起多次接到民眾舉發,目前已介入輔導,因洪婦一直領取社會局低收入老人津貼每月6千元補助,今年9月起,長青中心還結合高雄市慈善團體聯合協會幫老婦募款,每個月另援助她4千元。

換句話說,洪婦每個月至少領取1萬元補助,社會局認為這筆款項應該足夠她生活所需;據社會局了解, 洪婦有3個兒子,老大、老二已往生, 目前她與小兒子及一個孫女同住,但小兒子只偶爾回家。

為顧及老婦的安全及避免影響觀瞻,社會局曾想安排她住進安養中心,遭到老婦拒絕,社會局人員日前會同警方規勸老婦「不要再行乞」,結果,老婦竟和他們玩起捉迷藏,讓社工十分頭痛。高市「長春老人關懷服務協會」莊姓總幹事家住附近,每天都會前往探視老婦規勸,但就是拿她沒辦法。

賣花阿嬤 房子好幾棟

〔記者李開菊/高雄報導〕類似洪姓老婦在街頭行乞的個案,高市社會局曾接獲好幾起,不過根據調查,這些個案並非是真正貧困造成的行為,甚至有的家境還相當不錯,只是老人家「閒不住」,或「習慣」某種生活模式;社會局在輔導上相當困難。

社會局接獲的舉發個案中,有一位60多歲的老太太,每天坐在分隔島上,穿梭在車陣中賣玉蘭花,險象環生,常令駕駛者為她捏把冷汗,也因此博得許多愛心的購買;據查訪,這位老太太家裡有好幾棟房子,只是這個生意好賺,老太太也習慣了賣玉蘭花的生活。

還有一位60多歲的阿婆,每天從高雄縣坐公車到高雄市行乞,據說,家裡並未到需要她出來行乞,只是在家「待不住」,自己又想賺錢,所以選擇到大都會行乞,收入較好。另一個個案是,一位60多歲婦人,每天提著次級水果沿路攔人推銷,令人同情,生意也還不錯。

根據內政部統計,灣9成以上長輩都領有津貼補助,應不致流落街頭,而有些老人家可能是受到兒孫輩拖累,所以才會以這種方式想多賺一些錢;但也發現不少的情況是,家裡其實經濟不差,只是老人家閒不住,或是想再多賺錢,甚至認為政府的補助落差太大,還是自己賺比較快。

不論是那一種類型的個案,社會局接獲舉發後,都積極處理,但老人家們很「固執」,難與溝通,又顧及是老人家,不忍以法令約束,因此只能盡量規勸,輔導起來頗為困難。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