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客家交響之夜登上音樂殿堂 讓世界看到客家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5日報導】2005客家藝術節系列報導四(中央社記者黃慧敏台北四日電)2005 「a-ha客家藝術節今天正式登場,今年的最大特色就是將客家藝術搬上國家音樂殿堂,讓客家音樂與世界音樂接軌,讓全世界看到、聽到客家。這場藝術節的壓軸「客家交響之夜」由揚名國際的台灣旅美小提琴家林昭亮和旅美作曲家陳建台,加上長榮交響樂團共同呈現。

客家子弟出身的林昭亮,在一九七五年他十五歲時到紐約,目前林昭亮為美國茱麗亞音樂學院的教授。林昭以才氣縱橫的技巧及溫暖優美的樂音,贏得世界各地樂界人士及樂迷的讚嘆喜愛,曾被喻為世界小提琴樂壇的莫札特,演出足跡遍及全球。 林昭亮的演奏,不斷獲得國際間的許多佳評,例如「純淨的音色、對技巧和細節似乎不費力的演奏,使他的演出更為出色」、「林昭亮可謂當今最好的小提琴演奏家之一」、「林昭亮重視音質的美、細微的差異、音色及其延展性」等。

自從一九九二年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著名的甘迺迪中心,與當時的指揮陳建台首演陳建台創作的「茉莉香片」管弦樂作品後,兩人即結成好友。同為華人且為客家子弟的兩位音樂藝術家,自此經常在音樂理念及演奏上交流。

這次,林昭亮將特地返台,演出陳建台為客家藝術節所創作的「客家小提琴獨奏曲」,相信將帶給國人難忘的音樂藝術感動。陳建台十九歲獲教育部派赴參加第三屆希拉茲國際藝術節,舉行揚琴獨奏會。被當地媒體譽為「最年輕的音樂家,最優美的演奏」。一九七八年獲得馬利蘭大學獎學金,到馬大博士班研修,並於畢業後留校任教。

陳建台曾返國擔任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客席教授暨清華劇場主任,短短兩年間大大提高了清華校區及新竹地區的藝術風氣。

一九八七年秋天,國立中正文化中心國家劇院開幕季,特別委託陳建台創作長達三小時半的歌劇「西遊記」,由表演工作坊賴聲川導演,陳建台專程回台指揮,造成六天客滿盛況,熱評如潮。

陳建台樂貫中西,創造力豐富,對小提琴及中國傳統音樂造詣深厚。他的作曲也跨越古典、現代、流行音樂界。僑居國外多年的他,更感受到身為客家人一向遷徙飄泊的那份鄉愁,以他自己深厚的音樂造詣,創作出融和了西方、中國古典及客家傳統的新客家組曲。

二00一年七月的長榮交響樂團,是一個七十人制的交響樂團。目前聘請曾任美國俄亥俄州Akron交響樂團音樂總監的王雅蕙,擔任音樂總監兼首席指揮,讓樂團邁向更年輕化的新里程碑。長榮樂團成員努力學習與成長,期以向下紮根的方式耕耘出具有台灣特色的音樂園地,讓古典與民謠兼容並蓄,既放眼世界,也關懷本土。

長榮交響樂團多次舉辦優質經典的音樂會,除全力詮釋古典經典名曲外,更致力於台灣民謠古典化,希望將台灣本土的民謠以古典的曲式呈現,將台灣音樂之美推向世界。

這場「客家交響之夜」盛宴,除了「客家小提琴獨奏曲」外,其他演出曲目有採茶謠、桃花過渡、客家組曲(李哲藝編曲)、平板、桃花開、落水天、挑擔歌,以及客家民謠組曲─撐船調、四季花開、青山綠水好風光、農家樂、寶島台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