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專家呼籲國際協調應對禽流感

標籤:

【大紀元12月1日訊】(美國之音記者:費迪南多2005年12月1日華盛頓報導)美國的衛生專家呼籲加強國際協調,及早發現並應對可能出現的禽流感大流行。專家警告說,禽流感病毒有可能發生變異,在人類之間傳播。

由於出現禽流感病毒,世界各地上千萬的家禽死亡或被宰殺。據認為,能夠致命的H5N1型禽流感病毒兩年來在東亞地區造成60多人死亡。

密西根州立大學的獸醫學院院長羅尼.金博士在華盛頓的一次討論會上說,只要病毒存在,就有可能出現禽流感大流行。他說:“我們在世界各地有幾十億的人和牲畜,在過去從來沒有接觸過這種病原體,因此特別容易受感染。”

*偏遠地區可能不報告疫情*

金博士表示擔心,禽流感病毒會演變得對抗病毒藥物產生抗藥性,偏遠的農村地區的人們出於經濟或其他原因可能不報告禽流感疫情。

明尼蘇達大學傳染病和研究政策中心的主任麥克爾.奧斯特霍姆警告說,禽流感病毒可能會變異,能夠在人類之間傳播。他說:“這種病毒會最終產生適當的變異,形成可以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的病原體。這種變異只要發生一次就夠了,不需要發生好多次。”

奧斯特霍姆警告說,在禽流感在人類之間開始流行之後6個月到8個月,才能生產出免疫疫苗,而且即使生產出免疫疫苗,數量也會非常有限。

*缺乏適當法律及有效執行*

康奈爾大學獸醫學院的阿方索.托雷斯說,世界各地在對付禽流感方面都存在問題,其中包括醫療保健基本設施的問題,研究經費的問題,以及追蹤檢測疫情的問題。托雷斯說:“很多國家、甚至美國很多州都沒有適當的法律。即使是有適當的法律,也沒有適當的執行。因此,我們希望能夠建立檢疫隔離程序,實行強迫性的檢查制度等等措施。但是,很多時候,我們不能做這些事情,因為這些規定不能強制執行。”

參加華盛頓研討會的專家警告說,亞洲和其他地方飼養家禽的做法給禽流感傳播創造了條件。在很多地方,人的住所與飼養家禽的場所混在一起,或讓不同的牲畜飼養在一個地方,家禽撒在外面,從而使家禽能夠接觸被感染的候鳥。

專家呼籲採取生物安全措施,使家禽避免感染並傳播病毒。他們還敦促對人和家禽牲畜進行監測,以便及早發現可能出現的疫情,並加強衛生保健基本設施。

相關新聞
禽流感疫情 	美國食雞安全否﹖
荷蘭計劃元月起放寬禽流防範措施
謝揆:經濟好轉  11月失業率可望低於4%
近八成民眾不贊成中共「一國兩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