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編何祚庥笑話四則

標籤:

【大紀元12月16日訊】以腐救人

  公款筵席上,觥觴交錯間,兩名官員正在熱烈探討何院士的最新科研成果。
  甲主任:何院士的研究成果最有價值的地方,在於有力地論証了礦場之所以經常發生死人事件,原來並不是腐敗造成的。這種結論對於我們來說,實在是太劃時代了!

  乙局長:說的是!聽完之後我深受鼓舞,同時我更期待著何院士能夠加快研究步伐,盡早推出“只有加倍腐敗才能有效避免礦難”的頂尖研究成果來!
  甲主任:哇,這可能就有些難度了吧?

  乙局長:對於智慧超群的何院士來說,這應該更小菜一碟啦!既然都已經論証出礦難多發是因為老百姓窮,不接受較低的工資、較危險的條件就活不下去的緣故,那麼隻要腐敗加倍加倍再加倍,讓老百姓窮到了連接受較低的工資、較危險的條件同樣也活不下去,或者到了連接受條件的力氣都沒有了的地步,那麼礦難不就可以完全避免了嘛!

  早已排除

  “生在中國到底幸運還是不幸?”八歲的兒子一臉疑惑地問爸爸。

  “當然是幸運的!”爸爸肯定地答道,“為什麼會問起這個問題來?從小我就告訴你,一個人如果生在中國,那他絕對是無限幸運和無比幸福的,上學後在課堂上老師也這樣對你說的吧?”

  “但是,今天我看報紙,有個姓何的大科學家卻在說,生在中國原來是件十分不幸的事。”兒子還是滿臉不解。

  “那他肯定搞錯了。”頓了一下爸爸又問,“科學家說誰生在中國所以不幸?”
  “那些到地底下挖礦的礦工。”兒子拿起一份報紙指著一篇文章答道。

  “哦!”爸爸很意外地驚嘆了一聲,“怪事!這個科學家居然還在把他們當人看待?”

  不幸之至

  礦井下,兩名讀過幾年書的礦工一邊採礦一邊嘮嗑。

  “唉,我說,聽說井上面有個叫何什麼的院士,說咱們經常發生事故,是因為咱們很不幸生在中國的緣故。”

  “我也聽說了,但按他那一套說法,我總感覺我們其實還不是最不幸的。”
  “喔,原來還有誰比我們更不幸?”

  “當然有。我們之所以不幸,是因為我們生在一個地大物博、礦產資源豐富的國家﹔而比我們更為不幸的,則是我們不幸生在的這個地大物博、礦產資源豐富的國家,還有這個國家豐富的礦產資源。因為按何院士的理論,我們再不幸,也有個概率所限,我們當中真正遭遇不幸的,也隻是其中的一小撮而已。但這個國家的礦產資源,非常不幸地生成在我們能夠採得著的位置,所以不用再過幾年,肯定就百分之百被我們那些老板們野蠻開採完畢,全部提早淪為開採率超低,而且以後再也無法繼續開採的報廢礦井了。”

  概率事件

  某日,何院士忙裡偷閑,獨自一人到野外郊游。即使是休閑,何院士的頭腦也一直未停著,而是在構思著一些尖端復雜的社會科學問題,走著走著當忽然發覺迷了路時,已經誤入一座大森林裡出不來了。

  在森林裡,何院士遇上了一隻老虎、一隻狼、一頭熊和一條蛇。何院士上前問道:請問四位,我能夠活著走出森林的概率是多少?

  蛇回答道:0%。因為我們很久都沒遇上象您這樣的珍饈美味了,恰好我們現在又全都餓得肚子咕咕叫呢。尤其您那副精於算計的腦袋和敢於大放厥詞的膽囊,絕對大補特補,實在是可遇不可求的超級滋補品啊。

  熊回答道:33.3%。因為您精力都放到算計別人那去了,身上長得份量實在太少,充其量隻能滿足我們其中之一的飯量,因此我們四個為能完整地得到您而首先進行一場較量的事件有三分之一的發生概率,所以您還有33.3%逃生的概率。

  狼回答道:66.7%。因為在我們互相較量時,“弱肉強食”這起概率事件極可能伴隨著一起發生。我們當中的得勝者在准備吃您之前,可以已經把其它幾位都先吃掉了,對您的食欲可能會因此顯著減少。況且,也不能完全排除出現我們在格斗中幾敗俱傷的事件之概率。所以,我估計您成功逃生的概率應該有 66.7%。其實,這種“叢林法則”,您好象運用得比我們還純熟的啦。

  老虎回答道:100%。因為我一向非常欣賞您顛倒黑白、混淆是非的過硬本領,只要您答應回去之後隔三差五向您的同類作廣告,鼓起您那如簧之舌為我們這座森林廣作宣傳,把這裡描繪成向來安全、充滿趣味、遍地寶藏、休閑首選的旅游勝地即可。只要您點一下頭,我不僅負責把您護送到安全的地方,還擔保您以後每天都能按時吃上熱氣騰騰的人血饅頭!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轉自互聯網論壇﹐未經本站核實

相關新聞
追查國際:追查全國各省市反邪教協會成員
何祚庥其人其事
黎梓:簽名者王曉春與袁曉東同一天出事
「反偽鬥士」造科技冤案 科學家陷絕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