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新生兒大便顏色登錄有利早期診斷膽道閉鎖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2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鈞凱台北二十二日電)嬰兒如果有皮膚特別黃、大便特別白的情形,很可能是膽道閉鎖,若未能在出生六十天內手術,易造成肝硬化,甚至多數會在二歲內死亡。為利早期診斷,行政院衛生署明年三月起,將推動新生兒一個月大時須線上登錄大便顏色。

台灣平均每一萬個新生兒中,就有三點一個有膽道閉鎖問題,發生率高居世界第一,遠遠超出歐美國家平均萬分之零點八的發生率;據統計,若未能在出生六十天內手術治療,每晚十天,十年存活率便會下降五成。

為提升家長對新生兒膽道閉鎖的警覺,衛生署自明年三月起,將全面推動嬰兒一個月大、接種B肝疫苗,及兩個月大、接種三合一疫苗時,都須向衛生所或診所報告大便顏色,並進行線上登錄,以及早發現治療。

台大醫學院小兒部教授張美惠表示,皮膚黃疸及灰白便是診斷膽道閉鎖最簡單的方式,一旦家長發現小寶寶有黃疸現象,大便又呈現灰白或淡黃色時,就有可能是膽道閉鎖,一定要立即求醫,並接受重建人工膽道的葛西式手術。

今年三歲的蔡姓幼兒,出生時皮膚又黃又黑,大便顏色也逐漸由黃變白,卻在父母缺乏警覺下,錯以為是正常的新生兒黃疸及遺傳現象,直到接種B肝疫苗時,才被醫師診斷出是膽道閉鎖,一度還出現腹部腫脹,所幸及時在出生後四十八天接受手術,總算撿回一條小命。

張美惠指出,新生兒黃疸在台灣相當常見,許多家長甚至於是醫護人員,也常會誤以為是餵食母乳所導致的正常現象而忽略嚴重性,而以八寶散等民間偏方治療,但這是十分錯誤的觀念,因為餵食母乳並不會造成黃疸現象,家長應養成仔細觀察寶寶大便顏色的習慣。

她強調,除了利用接種疫苗時通報外,若家長發現寶寶大便顏色有異,也可儘量在二十四小時內,撥打兒童健康手冊上的諮詢專線,尋求協助;只要在出生六十天內手術,都能大幅降低寶寶未來成年時,需要換肝的機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