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馬偕發表下咽癌新手術 患者能正常進食發音

人氣: 2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2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吳思瑋台北二十六日電)馬偕醫院今天發表下咽癌重建新法,手術突破之處在於截取患者自身的一段腸子,利用其中的迴盲腸瓣模擬會厭軟骨的功能,使食物不逆流,讓患者減少進食嗆入引發肺炎的危機,還可以大嚼排骨飯,患者同時運用迴腸振動發音,聲音辨識度良好,並可解決化療後口乾舌燥的問題。

馬偕醫院二00三年一月以來,使用小腸與大腸交界的迴盲腸修補晚期下咽癌與喉癌患者的咽喉部缺損,共治療十四名病患,手術成功率達百分之百,沒有重大後遺症,少數患者術後出現輕微食物逆流或嗆食現象,但沒有出現肺炎的病例。

馬偕紀念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呂宜興與整形外科主治醫師蕭弘道下午在發表會中解釋,這種手術方式是將大腸與小腸交界處截下一段,將小腸與氣管縫合,大腸與食道縫合,小腸前端的迴盲瓣能取代氣管會厭軟骨的功能,術後患者不只可以食用軟質的粥麵,還可食用排骨飯,是以其他腸子重建下咽難以辦到的事。

呂宜興指出,迴盲腸瓣能模擬會厭軟骨的功能,防止食物或水由消化道逆流到呼吸道,同時也能振動發音,有半數患者語言復健後,可恢復七成的說話能力。

呂宜興說明,患者在說話時,不需使用輔助器材,只要吸一口氣,用手壓住喉部的氣切口,讓空氣在迴腸中振動,男性可發男音,女性可發女音,不會有像使用講話輔助器般的「電腦合成音」。

他表示,過去下咽癌患者治療時,都先作化療再作手術,化療會破壞口腔唾液腺導致口乾舌燥,但新手術採用先手術再化療的治療方式,而替代氣管與食道的大小腸術後會大量出水,化療後,可以使口腔水分達到平衡,免去口乾舌燥的煩惱。

蕭弘道說,迴腸尾端具有製造維他命B的功能,這項重建手術必須切除迴腸,所以不適用於缺乏維他命B的患者,患者必須在術前進行維他命B含量測試。

另外,他指出,目前馬偕採用的手術方式是先手術再化療,為減少化療後的口乾副作用,未來醫療團隊會朝向手術與化療兩階段的方式,第一次手術後,先行化療,再接受第二次手術,再行化療,增加手術成效,保存唾液腺的功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