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瓦濟蘭紡織業漸復甦 但週邊產業仍蕭條

人氣 1

【大紀元12月2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正慶約翰尼斯堡二十七日專電)被視為拯救史瓦濟蘭經濟的紡織成衣業,經過兩年外在環境打擊後,史瓦濟蘭出口協會會長麥斯威爾指出,體質健全的紡織業者明年陸續收到訂單後將逐漸復甦;但財政部官員則認為,週邊支援輔助產業必須找到新的客源,否則大量失業情況恐怕仍無法解決。

史瓦濟蘭中央銀行在一項分析研究報告中指出,做為一個小型開放的經濟體,史瓦濟蘭很容易受到外部環境變動影響,以紡織業來說,就業人數從去年六月的三萬一千人,降到目前的一萬五千人。

史國一名財政部官員告訴IRIN新聞社說,這些失去工作機會的紡織業勞工,在沒有新投資者創造就業機會的情況下,一時之間仍沒有辦法找到新的工作,加上週邊產業如運輸貨運、繡花廠紛紛停業,大量失業問題仍存在。

從去年七月起,總數三十一家的成衣紡織廠已有十八家關閉。史瓦濟蘭促進投資局執行長德拉米尼分析說,今年一月全球終止紡織品出口配額限制是最大的打擊,因為中國和印度的成衣製造商以更低廉的價格進入西方國家市場,尤其是美國,這無疑進一步排擠史國成衣業者的生存機會。

麥斯威爾指出,在此之前,美國國會延遲批准第二階段的「非洲成長暨機會法案」 (AGOA),享有美國免關稅、免配額的史瓦濟蘭紡織業者,在前景不確定的情況下紛紛取消訂單,許多業者曾經長達好幾個月沒有投入生產活動。

好不容易美國通過第二階段的AGOA法案後,解雇員工、縮減開支的成衣紡織廠,又遇上全球紡織品配額取消限制,成衣價格下跌百分之五十,這又讓史國紡織製造商再次面臨生存之戰。

本身也開設紡織廠的麥斯威爾說,取消全球紡織品配額限制之前,史國紡織出口業者已預做好準備,不過,紡織業興盛年代中受惠的週邊供給商和其它服務提供者,經過二次打擊後卻再也沒有辦法復甦。

相關新聞
王文淵:明年紡織業景氣較今年穩定
美歐新紡品配額制度 中國廠商何去何從
中港CEPA 明年恐衝擊台灣眼鏡架及紡品出口
美貿易署紡織談判代表換將  奎森貝瑞上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