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縣中低收入戶未婚媽媽 可領生育補助

人氣: 1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30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謝鳳秋/中縣報導〕台中中蔓q彩券盈餘管理委員會決議,明年中低收入產婦1萬元生育補助刪除「已婚」限制,無婚姻關係或未成年者皆可獲補助。委員會強調這是著重在人道照護,並非鼓勵未婚生子。

台中縣政府開辦中低收入戶婦女生育補助計畫10年,近年來經費來自彩券盈餘,委員會審理社會局提出的補助計畫時,擔任委員的律師林瓊嘉建議刪除「已婚」限制。

林瓊嘉指出,就他服務的台中縣家暴婦女個案中,有同居婦女受到嚴重家暴分居時,才發現懷孕,因缺乏工作能力,雖決定生下小孩,卻難以營生。

委員翁慧圓等人也認為,社會多元化之下,有很多離婚後發現懷孕、未婚懷孕等案例,不少是迫於環境因素造成,贊成刪除「已婚」限制。

因此,委員會最後達成共識,明年補助中低收入戶婦女生育補助計畫8百萬元,補助對象不限已婚者,凡設籍台中縣滿6個月以上的產婦,只要符合中低收入條件,得於產後3個月內提出補助申請,不論單胞胎或多胞胎每次補助一萬元生育補助。

社會局以每年申請中低收入特殊家庭補助兒童人數6785人推估,全縣一年中低收入家庭約有735位新生兒出生,8百萬元的經費可以補助8百位產婦。

社會局長王秀燕指出,政府當然是鼓勵婦女在正常婚姻關係中生兒育女,讓孩子能得到完整的照顧,但無婚姻關係產婦,如果又是中低收入戶,產後坐月子、添購新生兒衣物等開銷是一大負擔,酌予補助1萬元,不是獎勵未婚生子,而是人道照護。

王秀燕說,這項變革主要受惠對象是離婚、分居懷孕婦女,當然,由於沒有年齡限制,未成年產婦也是照顧對象。

未成年生子 我居亞洲之冠

〔記者謝鳳秋、范正祥/綜合報導〕衛生署統計資料顯示,國內15歲至19歲少女,每年產下1萬6千多名嬰兒,佔生育率千分之17,且有3分之2以上是意外懷孕,未成年少女生育率高於亞洲各國。

台灣省婦幼衛生中心研究推估,每年墮胎人次應在32至40萬之間,其中約有1萬名以上少女私下墮胎,很多少女找密醫,或私自購藥墮胎。

內政部官員指出,政府對於小媽媽的協助分成兩類:對於「已婚」小媽媽的協助,是循一般低收入戶或中低收入戶的輔導;對於「未婚」小媽媽的協助,則是在社會局與社工人員進一步瞭解情況後,依據不同個案的需要,提供諸如生活補助、安置、托育等不同的幫忙。

婦女新知:托育政策較重要

〔記者洪敏隆/台北報導〕財團法人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曾昭媛表示,對於多數未婚生子的媽媽,的確都很需要政府在經濟方面的補助;但政府應該是從建立完善的托育政策著手,現在推行的各種生育津貼方案,都只是錢坑方案,無法真正保障婦女權益或照顧弱勢。

曾昭媛說,婚姻只是法律保障,政府可以從過去只以家戶或已婚者為對象發放生育津貼,做彈性調整,並且給予中低收入戶的未婚媽媽補助,固然是好事,但養育一個孩子,政府給予1萬元的生育津貼補助,根本就毫無效果。

曾昭媛說,政府應該重新檢討生育補助政策,從建立社區公共托育中心,落實完善的托育政策著手。

善牧基金會:解決燃眉之急

〔記者周富美/台北報導〕台中縣補助1萬元予中低收入已婚或未婚等經濟弱勢產婦的生育補助,長期協助未婚媽媽的天主教善牧基金會執行長湯靜蓮修女表示肯定,她指出,1萬元可當做媽媽營養費,也可視情況用於急難救助。

善牧基金會執行長湯靜蓮表示,有許多18歲以下的小媽媽,生完孩子之後,要回到學校上課;有些遭到父親亂倫生下子女的未成年小媽媽,不論是懷孕待產或生產之後無家可歸,坐月子期間在外獨自生活也需要錢,1萬元也算是解燃眉之急。

湯靜蓮說,今年年初有一名未滿15歲的小媽媽,父母因故失聯,被性侵害之後,連自己懷孕了都不知道,直到被親友發現才轉介到善牧。這些經濟弱勢未婚小媽媽未來的人生還很漫長,她們需要的不只是重要的1萬元生育補助,而是更多的社會資源協助與長期關懷。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