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黑熊 現蹤中海拔山區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31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張瑞楨/中縣報導〕台灣黑熊現身中海拔山區!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副教授林良恭,上月於台中縣和平鄉的大雪山步道旁,用紅外線自動感應照相機拍到一隻年輕的台灣黑熊,由於該處海拔不到兩千公尺,締造近年來台灣黑熊於大雪山現身的最低海拔紀錄。

這是林務局東勢林區管理處從民國八十八年起,自設或委託學者架設自動感應照相機以來,第二次拍攝到台灣黑熊,上次攝得時間是民國九十二年元月,地點位於海拔二千五百多公尺的大雪山天池附近,當地屬於高海拔的深山。

林良恭說,雖然自動感應照相機攝得的兩張照片,都未拍到這隻熊的全貌,但可清晰判斷這是隻剛脫離母熊獨立生活的年輕黑熊,性別不詳,年齡則介於五至七歲,相當於人類的青少年階段。

這隻熊現身地點不到海拔二千公尺,且位於大雪山二○○林道卅五公里處的步道旁,顯示大雪山區與周圍林道近年來因天災封閉,進入山區的遊客減少,台灣黑熊在人為干擾減少之下,跑到海拔更低且更靠近人煙的山區覓食。

林良恭表示,黑熊以原生林內的青剛櫟等果實維生,因此都在深山的原生林區活動,但上月發現黑熊的地點卻位於以檜木為主的人工林邊陲。林良恭建議,林管處應該設置「台灣黑熊出沒」的警告牌,提醒遊客注意,也強烈建議林務局疏林時,應給予各種雜樹更多生存空間,才能豐富野生動物的食物與棲息地。

八通關古道 首見黃喉貂

東海大學研究團隊在大雪山拍到台灣黑熊蹤跡之外,博士研究生上月間也於南投縣信義鄉的八通關古道山區內,拍到珍稀的保育動物黃喉貂,正在翻食遊客丟棄的飯盒,這是八通關古道首度發現黃喉貂。

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研究所博士班研究生陳家鴻等人攝得的黃喉貂,地點在玉山國家公園觀高工作站旁的八通關古道,當地海拔約二千五百公尺,共發現三隻黃喉貂在翻食飯盒內的雞骨頭,牠們輪流進食,兩隻進食時,另一隻則抬頭警戒,可惜只拍到其中兩隻。

東海大學副教授林良恭研判能在八通關發現黃喉貂,是政府成立玉山國家公園並落實生態保育,族群數量因此增加。不過,他也憂心遊客亂丟垃圾已干擾野生動物的覓食行為,野生動物吃人類垃圾,可能會有覓食能力與身體機能退化、衍生病變等後遺症。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