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大環境助國民黨縣市選舉取勝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4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楊明2005年12月4日華盛頓報導)台灣國民黨在台灣星期六的「三合一」選舉中贏得23個縣市長席位中的十四席。國民黨還成功從綠營手中奪回了大票倉台北縣以及號稱民主聖地的宜蘭縣和嘉義市,還有南投縣、彰化縣。綠營民進黨獲得南部的六席,其餘三席由泛藍陣營中的親民黨、新黨和無黨籍人士奪得。

台灣國民黨主席馬英九表示,這次選舉是人民對民進黨政府投下的不信任票,是人民的勝利,是民進黨打敗自己。

台灣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張五嶽教授認為,國民黨從現在的八席增加了六席,首先得益於台灣的政治大環境。他說:「5年來民進黨所標榜的原來是一個改革的形象,它當年是用改革和清廉這兩個議題來爭取到台灣民眾的認同。但是最近所發生的一系列事件,不管是高雄捷運的弊案或者陳水扁總統副秘書長辦公室腐敗問題以及炒股問題。這些都深深地傷害到台灣民眾所冀望一個泛綠政府的改革形象。所以,整個大環境對國民黨是有利的。」

*台學者:捆綁式選舉對國民黨非常有利*

張五嶽教授說,捆綁式的「三合一」選舉形式對百年曆史的國民黨非常有利,便於國民黨跟地方派系的組織和運作。而且,國民黨把地方選舉提升到蘭綠政黨的對決,甚至上綱到馬英九主席和陳水扁總統兩個社會形象的對峙,從而提升了整個泛藍的聲勢。還有,泛藍在整體的協調和整合方面的默契等方面的原因,奠定了泛藍在去年總統大選敗北後贏得「期中考」勝利的基礎。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劉國深教授認為,從台灣島內來看,民進黨敗選主要有下面幾個方面的原因。他說:「過去5年,民進黨的執政能力確實讓台灣人民產生了疑問,甚至大部份的台灣民眾不看好民進黨。過去的5年台灣的經濟基本上處於停滯的狀態。他們本來處於很好的位置,但是他們沒有利用好台灣在整個中國大陸以及發展過程當中所應該取得的經濟上的優勢。」

*民進黨內弊案影響選民投票*

劉國深說,民進黨除了執政能力低以外,民進黨內部出現的各種弊案也是影響選票的主要因素,另外,民進黨在兩岸關係上沒有取得甚麼進展。他說:「民進黨在過去5年來在兩岸政策上一直在左右搖擺,雖然曾經有一段時間要朝中間方向走,但後來證明其領導人沒有能力控制這個政黨,使得民進黨在處理兩岸政策上受到太多意識形態框框的影響,限制了民進黨政權在處理兩岸政策上的空間,在大陸政策上毫無進展。這種處理兩岸政策能力的不足,也使民進黨在選舉中處於非常被動的地位。」

劉國深認為,連戰和宋楚瑜相繼到大陸訪問,發揮了比執政黨民進黨更大的作用。此外,他說,民進黨內精英隊伍匱乏也成了被泛藍陣營擊敗的軟肋。

分析人士認為,泛藍陣營在台灣政治的「期中考試」獲得優異成績,不僅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台灣未來的政治走向,更是對台灣2008年總統大選民心所向的一次檢驗。 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教授張五嶽博士說:「首先我們要觀察的是蘭綠內部的整合問題。國民黨和親民黨之間能不能相互合作,相互解調。不管是2006年的台北市長的選舉,或者2007年即將改成單一選區兩票制的立法委員選舉,都在各方面直接衝擊到泛藍本身,國親方面相互合作的問題。」

*張五嶽:選舉並非對兩岸關係公投*

在泛綠方面,張五嶽教授說,由於這次「三合一」選舉是2000年以來民進黨遭受的最慘痛失敗,台灣人民開始認識到陳水扁的影響力在與時俱退,後陳水扁時代已經開始。不過,張五嶽教授並不認為這次「三合一」選舉是對兩岸關係的公民投票。他說:「基本上不能把這次選舉看作是對兩岸關係,或者是台灣政府所謂大陸政策的信任投票,或者公民投票。我認為,這樣來解讀基本上跟選舉是有落差的。從兩岸關係來看,從此時此刻到2007年的上半年應該是兩岸關係唯一可以把握的黃金機遇期。」

張五嶽教授說,在這段時間兩岸能否則實現客貨運包機定期化,就大陸人民來台觀光問題達成協議,在兩岸共同打擊犯罪方面,以及儘快啟動兩岸經貿正常合作架構方面取得進展,是兩岸關係能否實現大發展的指標。

*劉國深:不能說民進黨已無競爭力*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劉國深說,民進黨選舉大敗後能否汲取教訓,自我檢討,關係到民進黨的未來發展。他說:「透過這次非常好的機會,民進黨能不能自己重新檢討,這是一個看點。如果民進黨能夠重新回到中間路線的話,還不能現在就說這個政黨在台灣島內沒有競爭力。」

劉國深強調,泛藍陣營選舉大勝,並不能說兩岸關係萬事大吉了,因為台灣政權內部還有很大反彈力量的存在。因此,他認為應該在兩岸關係未來的發展問題上持審慎樂觀的態度。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