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李小龍的一段「情」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12月8日訊】 (亞洲時報 撰文/劉卓輝) 李小龍在1973年7月20日去世,我當時11歲。這麼多年來,每次看到李小龍的報道,我腦海就會泛起那天早上我知道他的死訊後因之茫然的情景。

李小龍怎麼會死?他是打不死的。在一個11歲的小孩心中,對死沒太多概念。但我已經會看大人買的報紙,仔細研究他死的原因。之後,我也買以他做封面的雜誌,開始以文字、圖片、了解李小龍,當然,還有身體力行的學他的“李三腳”,讀他的武術哲學。

在同學前自豪的一件事

我之前已被大人帶去電影院看過他生前的四部香港電影。這些電影都是在那兩三年間拍攝的,票房每次都打破紀錄。

我應該從七、八歲已經視李小龍爲偶像,那是上世紀60年代末,無線電視才開台了幾年。在他還沒回香港拍電影之前,曾在美國電視片集《青蜂俠》裏面扮演青蜂俠的助手,《青蜂俠》給無線買回來播映,他的表現已令我們迷醉。

只覺他身手敏捷,出手狠勁,早就認為他比只會用兩個拳頭的白人青蜂俠的武功高強得多,只可惜那是一個戴上眼罩的日本人角色。

後來他拍《唐山大兄》一舉成名後,偶爾還會上電視表演拳腳功夫,他那種不可一世,目中無人的氣焰,一直深深拓印在那個黑白的時代。

李小龍的死當時在香港太哄動了,相關的新聞延續了一段很長時間。我也從新聞中知道他的家原來就在我讀的小學附近。有一天,我特意繞路上學,為的是要找他的家,那是位處九龍塘高尚住宅區中的一棟別墅。門牆上掛著“栖鶴小築”四個字,我從門縫偷看,看不到任何人影,只看到很多大狼狗。

我到過李小龍的家的門口,這是我一直在同學面前自豪的一件事,也是我跟這個偉大歷史人物最接近的接觸。

慶幸為他做的一件事

因爲崇拜李小龍,我13歲就分期付款花了100多元買了一個當時很流行,構造像個拉弓的強身器材,叫“保衛格”,練了三個月,身上的肌肉好像長得比李小龍還厲害,就不敢再練下去。但是我還有跟著一些連環圖的附載,自學“虎鶴雙形拳”。

上世紀80年代初,一個當警察的朋友拉我一起學自由搏擊。那個只比我大一歲的師父第一次看我踢腿,見我像模像樣,問我是否學過空手道。學了幾課,我朋友不學了,因爲每次師父都要他當靶子給我練打。一個月後,我也給嚇跑了,因爲師父要用木棍來磨煉我的腿骨,真的想推我出去比賽。

雖然李小龍一直是我的偶像,但我從來沒有爲他做過什麼,寫過什麼。直到上世紀80年代末,香港亞洲電視拍攝電視劇《截拳道》,歌手夏韶聲作了曲,找我寫主題曲的歌詞,我喜出望外。在作詞人中,我相信自己最能瞭解李小龍的武學精神。

在西雅圖遺憾的一件事

上世紀90年代在國內,我覺得了解李小龍的人少之又少,更遑論看過他的電影,我心裏感覺挺無奈的。直到 VCD 大行其道後的世紀末,李小龍離世20多年後,他的電影影碟才像不太值錢的東西放在櫃枱上發售。

四年前我一個人去了西雅圖幾天,雖然幸運的無意中開車走進了微軟的總部見識,但最遺憾的就是沒法問到李小龍的墓地究竟在哪裏。

香港是李小龍的家,也是他名揚國際的發源地。但30多年來,聽過無數次李小龍的影迷和香港電影界都在呼籲香港應該成立一個李小龍記念館。直至2005年11月27日,全世界第二尊李小龍銅像終於可以豎立在香港尖沙嘴的星光大道上,比東歐波斯尼亞的銅像晚了一天。

因爲李小龍,香港電影開始引起全世界的矚目。在英語辭彙裏,外國人自此知道什麽才是“ Kung Fu” 。

李小龍享年32歲,在他死後又一轉的32年後,於他的65歲誕辰,我們終於可以對著他的銅像說一聲:“生日快樂。”

註:作者為著名填詞人,受歡迎作品有Beyond的《大地》、《情人》,近作有陳奕迅的《歲月如歌》。(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陳國坤泡妞 星爺幫的忙
李小龍銅像將豎立在維多利亞港星光大道
香港星光大道將豎立李小龍銅像
梁朝偉魅力型男 戒菸戒酒演李小龍師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