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貿農業談判G10建議以出口稅取代出口限制

標籤:

【大紀元2月1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呂志翔日內瓦十二日專電)世界貿易組織本周完成了最新一輪農業談判,包括台灣、瑞士、日本等國的十國集團 (G10)建議,取消出口限制,而以出口稅替代,以確保糧食安全,但部分國家表達不同立場。

杜哈回合農業談判目前仍在技術層面,但各主要會員國及集團仍堅持立場,削減扭曲貿易境內支持公式、優惠待遇、從價稅等值等問題仍停留在各自表述階段,不時會出現激烈辯論場面。

據指出,以出口稅取代出口限制雖是G10的共同立場,但背後最主要的推動力是來自日本及韓國。他們關切,農產品貿易自由化影響了糧食安全,在糧食缺乏時,出口限制將使情況更為嚴重,因此應予以取消,而以出口稅取代。

G10的另一個論點為,進口限制都要「關稅化」,出口限制應以同樣方式處理。以巴西、印度為主的二十國集團也認為,出口限制破壞了進口國的糧食安全,應在農業協定及關貿總協定 (GATT)中予以更嚴格規範,只可暫時用於真正嚴重的短缺情況。

但阿根廷強烈反對在此項目下討論關稅問題,美國則表示,出口稅扭曲貿易比數量限制更為嚴重。歐盟則持保留立場。

在境內支持削減公式上,G20及農業出口國組成的凱恩斯集團強調,七月套案架構要求的是實質真正削減,但許多國家現行約束上限及實際支持間有「灌水」現象,百分之二十的頭期款只觸及灌水部分,因此須要更進一步的減少。

G10指出,灌水的部分原因是他們已片面採取自由化措施,不應因此受罰,但紐西蘭指出,大多數灌水是因為在提高基準,而非自由化結果。

加拿大則提出由「絕對值」來決定區段,歐盟的支持佔全球的百分之四十一,應放在最高區段,其次是日本的百分之十九及美國的百分之十八,第三區段則為其它已開發國家,開發中國家屬於第四區段。

從量課稅轉化為從價課稅,如何取得「從價稅等值」是個相當技術性問題,但關係了最重要的降稅公式的實施,也引發了最熱烈討論,但並無結論,主席格羅塞表示,這個問題不是最重要,但很迫切,須在未來幾個星期內解決。

據指出,台灣目前有八十幾項農產品進口採從量課稅或複合式稅制,主要是七十多項關稅配額進口產品,除了從價稅等值外,以後是否要約束從價稅對這些農產品進口稅率及削減幅度,都可能會有影響,台灣非常注意談判發展,並協同G10據理力爭。

相關新聞
澳洲12月份貿易逆差達24億澳元
泰國治療菸病的花費遠高於菸的稅收
香港年底辦世貿組織部長級會議 逾萬人參加
中國是否遵守了世貿規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