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女大學生的崇拜名牌面面觀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2月15日訊】穿名牌等於有品味,知曉一點兒名牌一下子就變成了眼界開闊?符號標簽等於價值大小?這是當今大陸女大學生崇拜名牌真實寫照。難到品牌真的有那麼重要嗎?甚至會影響到人際交往?勤奮簡樸的良好習慣怎麼在這裡就被視為封閉愚昧?讓人納悶的是校園什麼時候突然就變成了這樣?品牌至上。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從一座閉塞的山城考入京城著名大學的杏子,剛入學時對服裝品牌一無所知,不知道什麼是ONLY、ETAM、VEROMODER、NOWHERE,也不用什麼化妝品,對薇姿、蘭蔻、資生堂更是聞所未聞,被室友喻為“名牌盲”。平日裡大家大談特談的一些話題,杏子都很陌生,就連晚上的“臥談”都插不上一句話。

起初,杏子滿是好奇地聽別人談論,覺得這也是在長知識,心想總有一天自己會像她們一樣對那些陌生的品牌如數家珍。可時間久了,別人似乎已經形成一個語境,她更是難以插入。

別的女孩子都來自大城市,見多識廣、時尚前衛,隻有杏子一人來自農村。在農村,她最大的娛樂就是進城逛書店翻免費書看。中學時在班裡,她有一個綽號叫“萬事通”,把書上看來的東西講給同學們聽,大家都誇她見多識廣,有時候連老師不曉得的東西她都知道,這讓她很是得意。可是如今到了京城象劉姥姥進大觀園。

為了融入其中,積累談資,以後再到圖書館時,杏子不再隻是去看《小說月報》、《讀書》了,而有意去翻一些時尚雜志《上海服飾》、《時尚健康》等等。她發現,那些陌生品牌名字在這裡都能找到出處。為此她對各種名牌作詳細了解。

如此這般,杏子心裡踏實多了。至少在別人議論時,她不像外星人一樣什麼都聽不懂了。有時,大家爭論得相持不下時,她還會故作高深地發表一番自己的高見。起初大家都沒在意杏子的變化,後來發現她的造詣已經到了一定程度,才發現杏子什麼時候眼界一下變開闊,成了“名 牌通”呢?

杏子還說,是校園的名牌崇拜影響了她,改造了她。她也不明白自己為什麼要這樣,為什麼會從一個淳樸女孩變得過於關注物質,而且這種關注在她看來真的毫無意義。後來發生的一件糗事終於宣告了杏子“名牌崇拜生涯”的結束。

有一天,她在街頭小販手中買了一支名牌化妝品,本以為可以在同學面前炫耀一番,怎知是假冒名牌劣品,用後引起皮膚過敏。事情傳到班裡,成為大家的笑談。杏子尷尬極了,都是自己盲目崇尚名牌惹來禍端。

如果說本科女生,簡樸而單純,大家都以好看與否來評價彼此的衣著。那麼研究生,成分復雜多了:應屆的、往屆的、有錢沒錢的、商界精英、社會底層……於是,有了服裝檔次上的差異。

當某女生穿著一襲名牌飄進教室時,頓時,知道這個品牌的和不知道的,均紛紛向女生投射羨慕的目光,因為大家明白,價值肯定不菲。時間長了,小芸發現,不少有身份的女生(包括自己有錢和家裡有錢的),已經形成了自己的著衣風格。

班裡隻穿一個品牌衣服的女生時有誕生,有定位某個名牌的,也有大眾一點ETAM的,無形中,在女大學生中得出共識——這,才叫有品位。可並不是所有的女生都有財力這麼有品位的,更多的則是在一些名牌打折的時候去淘一些過季的東西。

盡管是舊款或過了季節,心裡倒是美滋滋的。因為買回去可以在周圍幾個寢室炫耀一圈,因為脖子後面的那個品牌標簽足以讓很多人心生羨慕,因為被問及衣服牌子時,可以理直氣壯地大聲回答。要是穿著沒有品牌或名不見經傳品牌的衣服,那就等著尷尬吧。

過年時媽媽買了一件新外套給小芸,不是名牌,但很漂亮。要是在本科時,小芸早就張揚地到處炫耀了。可是這次,小芸有點怕被問及是什麼品牌。因為班裡每每有人添了新衣服,大家的第一句話往往不約而同問是什麼牌子的?而不是這件衣服真漂亮。若是名牌,好言好語都來了。

不幸的是,新學年的第一堂課,小芸的新衣服被一女生發現,好在女生不再追問,小芸慶幸躲過了一災。心想,可不要再有那些好事之人過來詢問了。

課間休息,小芸同班一女生添了個名牌新包包,FION 的,起先大家都沒發現,當女生把包包從抽屜裡拿到課桌旁邊,終於引起大家關注,裡裡外外將她圍住,誇贊她的包包。小芸轉身時聽到幾句:“真夠檔次!”“等打折我也去買一個。”

看著那女生一臉滿足的微笑,小芸不禁納悶:校園怎麼突然就變成了這樣?品牌至上。隻要是名牌,即使再醜也可以驕傲﹔如果不是,那麼再漂亮也要低頭。是什麼造就了這種風氣?那個被稱為符號的標簽,真的就那麼有價值嗎?@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高校貧困生激增 三成中國新年不回家
從中國高校排名榜看中共對高校師生的暴虐
中國高校食堂荒謬 怨氣盡在順口溜
武漢女大學生一年伙食費僅8.35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