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獄政革新 台法務部催生矯正署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16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楊國文╱台北報導〕犯罪矯正、教化等工作趨向專業化已經是世界潮流,法務部為做好獄政管理,決定提升目前主管單位矯正司的層級,成立專責機關法務部矯正署。

新任法務部長施茂林昨日聽取矯正機關專案業務簡報後,允諾將向行政院爭取推動成立矯正署這項重大法務改革工程,矯正署若能順利設立,將代表我國獄政革新邁向新的里程碑。

法務部表示,關於成立矯正署(局 )的倡議,早在民國七十三年司法行政部(法務部前身 )曾擬具「法務部矯正署(局 )組織條例」呈報行政院審議,但無具體進展;後來,法務部有感於推動監所行政業務一元化具急迫性,分別在八十三年獄政研討會、八十五年1月間部務會報都做成研擬成立矯正署的必要性。

除法務部之外,八十五年間,前行政院長張俊雄、葉菊蘭等二十三位立委也在立院疾呼:「為因應監所急速擴張,應急速成立矯正署(局 )統合監所業務,促進獄政革新,健全受刑人矯正的周邊設備及制度等」建言,顯見成立矯正署在社會上已有一定共識。

法務部指出,從法務統計資料可以發現,提升矯正司層級具急迫性,至九十三年底為止,全國監所等矯正機關收容人共計五萬六千七百八十六人,而全國四十八所矯正機關人員高達七千零六十二人;反觀督導的主管機關只是法務部的一個幕僚單位,即矯正司,編制員額只有四十人,另從監所借調十人因應龐大業務量。

以矯正司四十人的編制,其控制幅度與收容人的比例為一比一千四百二十,與先進國家相比不成比例,欲有效監督全國監所及做好獄政管理,「太吃重了」。

法務部矯正主管和學者都力促在不明顯增加員額情形下,成立矯正署不僅符合世界潮流,如新加坡成立獄政總局、日本、韓國的矯正局等,也是推動獄政革新之道。

法務部矯訓所長林茂榮、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楊士隆所長均指出,隨著犯罪質量的變化、各種犯罪類型湧現,犯罪矯正明顯受到強烈衝擊,例如:人犯逐月增加,已使各矯正機構的收容顯得擁擠不堪,同時業務量大增。

其次,法務部接管流氓感訓事項,使得犯罪矯正各項業務日趨複雜繁重,加上為因應犯罪人湧現,而擬新成立許多矯正機構將使犯罪矯正成為一個龐大事業,故法務部矯正司有必要擴編改制成為獨立之矯正署或局,因應業務需要。

獄政官員強調,矯正署成立後,具有五項功能,包括行政監督一致性、統合學術研究、訓練工作(矯訓所將併入矯正署 )、矯正政策的制定,以及符合世界潮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