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和艦百名前聯電員工 下波約談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18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蘇恩民台北報導〕檢調偵辦聯電涉嫌違法投資中國的和艦科技案,查知和艦科技疑掌握、使用聯電一百九十九項晶圓製造技術專利,因和艦董事長徐建華供稱,這些高科技專利技術,主要是由為數約一百名的聯電離職工程師,跳槽到和艦任職時一併帶來,此一說法,與證人指控聯電高層批准相關專利技術轉移,供和艦無償使用的說法不同,檢調認為內情不單純,近期將大規模約談百名前聯電工程師到案說明。

據悉,上百名前聯電、現和艦工程師,目前應都在中國,並不定期會回台探親,屆時檢調將約談查明真相。

至於和艦的資金來源與聯電有無關聯?徐建華應訊時坦承,九十年間,一家登記設立於英屬維京群島的「橡木聯合投資公司」派員與他接觸,表明希望借重他曾任聯電晶圓廠廠長的專才,願提供台幣一百億元資金,聘請他到中國經營另一家八吋晶圓廠,他認為可行才答應。

儘管徐建華一再強調和艦的資金與技術來源,都和聯電沒有直接關聯,但檢調根據檢舉情資蒐證逾年,發現這家「橡木聯合投資」的負責人陳春固,曾任聯電財務主管,也曾出任聯發科、聯詠兩家聯電轉投資企業的董監事。專案小組表示,諸多巧合均令外界質疑聯電與和艦之間的關係非比尋常。

辦案人員透露,檢方曾訊問徐建華,使用聯電的專利技術是否經聯電同意?有無支付權利金?徐建華坦承,這些技術都是聯電離職員工自願提供,和艦並不知是聯電的專利,也未支付聯電權利金。

有證人指控,「橡木聯合投資」的資金,疑透過聯電海外轉投資公司挹注,所以聯電高層才「默許」和艦,無償使用聯電的一百九十九項晶圓科技專利技術,甚至將部分訂單轉移給和艦代工生產。檢調指出,專案小組決定多管齊下,分頭追查有關事證,一方面透過調查局洗錢防制中心,分析、比對聯電近年轉投資海外的資金,有無巧立名目、輾轉流入橡木聯合投資或和艦科技,同時也將約談相關離職聯電工程師,徹查真相。

——————————————————————————-

〔記者黃美珠╱竹市報導〕新竹地檢署聲押徐建華,提出長達十三張的聲押理由書,但最後院方仍以一千萬元交保。檢方表示,結果並不意外,但擔心徐某交保後,會和其他關係人串證。

新竹地檢署主任檢察官兼發言人蔡添源說,檢方這次偵辦聯電、和艦背信疑案,完全根據證據走向,不是政治或個人導向的選擇性辦案。檢方目前亟待釐清的,除了和艦是否利用聯電免費接單﹖免費抽佣、免費使用聯電的人力、技術及專利資源等之外,就算聯電與和艦是策略聯盟的關係,他們也將深入調查,包裹在這層關係之下的意圖,究竟是為了掏空聯電﹖還是為了挽救聯電﹖

蔡添源說,根據查扣的文件資料顯示,兩家公司間的溝通,不乏有外人看不懂的文字符號,例如:「網咖」等,都將是檢方未來偵查的重點。

他說,目前聯電、和艦兩公司的中高階主管,包含聯電公司副董事長宣明智在內共廿四人被列為關係人,檢方前天確有到宣明智的住處搜索。但他們當中,到昨天為止只有徐建華一人轉列被告且被限制出境,全案也由他字案轉列偵字案調查。

蔡添源說,其餘未遭限制住居或限制出境的廿三人,未來如有需要,檢方雖不排除比照辦理,但某媒體報導宣明智已被限制出境,完全是以訛傳訛、捕風捉影。

至於地院昨天裁定徐建華以一千萬交保,蔡添源表示,這項裁定並未超過法律規定範圍,檢方並不意外,況且院方一次出動三名審判長級法官評議,可見院方慎重其事,檢方將在收到裁定書,再決定是否提出抗告。

——————————————————————————–

199項專利技術 全案引爆點

〔記者黃美珠╱竹市報導〕新竹地檢署指出,包含「改善互補式金氧半導體複晶矽蝕刻均勻度之製造方法」等一百九十九項晶圓製作專利,全部都屬於晶圓的製程技術,具有良率高、製程短及體積小三大特色,正是引發這次聯電、和艦背信疑案的關鍵。

根據台灣智慧財產局資料顯示,聯電在國內具有晶圓製程等相關的專利技術,有晶圓傳送盒及其定位構件、晶圓之乾燥製程、金屬氧化半導體電晶體的製造方法、金氧半場效電晶體元件之結構與製造方法、晶圓級封裝方法及結構用於研磨機台的晶圓壓力調整系統、一種製作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的方法等多達四千一百二十一項。

檢方指出,其中與「金氧半導體」製程有關的專利,包括金氧半導體之製造方法、多層式晶矽金氧半導體元件之結構等就有五十九項之多,其中與「改善互補式金氧半導體複晶矽蝕刻均勻度之製造方法」相關的一百九十九種專利,正是引發這次聯電與和艦背信疑案的關鍵所在。

檢方指出,聯電是世界晶圓代工的龍頭,在前述的四千多項專利中,如改善晶圓扭曲的方法、一種檢測晶邊清洗(EBR)以及晶邊曝光(WEE)異常的方法、晶圓切割道的結構等專利更具關鍵性地位,它們有的可以讓產製的晶圓良率提高到九十%以上,有的可以加速製程,有的則可以使體積縮小,有助節省晶圓廠的整體生產成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