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和舰百名前联电员工 下波约谈

人气: 3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月18日讯】〔自由时报记者苏恩民台北报导〕检调侦办联电涉嫌违法投资中国的和舰科技案,查知和舰科技疑掌握、使用联电一百九十九项晶圆制造技术专利,因和舰董事长徐建华供称,这些高科技专利技术,主要是由为数约一百名的联电离职工程师,跳槽到和舰任职时一并带来,此一说法,与证人指控联电高层批准相关专利技术转移,供和舰无偿使用的说法不同,检调认为内情不单纯,近期将大规模约谈百名前联电工程师到案说明。

据悉,上百名前联电、现和舰工程师,目前应都在中国,并不定期会回台探亲,届时检调将约谈查明真相。

至于和舰的资金来源与联电有无关联?徐建华应讯时坦承,九十年间,一家登记设立于英属维京群岛的“橡木联合投资公司”派员与他接触,表明希望借重他曾任联电晶圆厂厂长的专才,愿提供台币一百亿元资金,聘请他到中国经营另一家八吋晶圆厂,他认为可行才答应。

尽管徐建华一再强调和舰的资金与技术来源,都和联电没有直接关联,但检调根据检举情资搜证逾年,发现这家“橡木联合投资”的负责人陈春固,曾任联电财务主管,也曾出任联发科、联咏两家联电转投资企业的董监事。专案小组表示,诸多巧合均令外界质疑联电与和舰之间的关系非比寻常。

办案人员透露,检方曾讯问徐建华,使用联电的专利技术是否经联电同意?有无支付权利金?徐建华坦承,这些技术都是联电离职员工自愿提供,和舰并不知是联电的专利,也未支付联电权利金。

有证人指控,“橡木联合投资”的资金,疑透过联电海外转投资公司挹注,所以联电高层才“默许”和舰,无偿使用联电的一百九十九项晶圆科技专利技术,甚至将部分订单转移给和舰代工生产。检调指出,专案小组决定多管齐下,分头追查有关事证,一方面透过调查局洗钱防制中心,分析、比对联电近年转投资海外的资金,有无巧立名目、辗转流入橡木联合投资或和舰科技,同时也将约谈相关离职联电工程师,彻查真相。

——————————————————————————-

〔记者黄美珠╱竹市报导〕新竹地检署声押徐建华,提出长达十三张的声押理由书,但最后院方仍以一千万元交保。检方表示,结果并不意外,但担心徐某交保后,会和其他关系人串证。

新竹地检署主任检察官兼发言人蔡添源说,检方这次侦办联电、和舰背信疑案,完全根据证据走向,不是政治或个人导向的选择性办案。检方目前亟待厘清的,除了和舰是否利用联电免费接单﹖免费抽佣、免费使用联电的人力、技术及专利资源等之外,就算联电与和舰是策略联盟的关系,他们也将深入调查,包裹在这层关系之下的意图,究竟是为了掏空联电﹖还是为了挽救联电﹖

蔡添源说,根据查扣的文件资料显示,两家公司间的沟通,不乏有外人看不懂的文字符号,例如:“网咖”等,都将是检方未来侦查的重点。

他说,目前联电、和舰两公司的中高阶主管,包含联电公司副董事长宣明智在内共廿四人被列为关系人,检方前天确有到宣明智的住处搜索。但他们当中,到昨天为止只有徐建华一人转列被告且被限制出境,全案也由他字案转列侦字案调查。

蔡添源说,其余未遭限制住居或限制出境的廿三人,未来如有需要,检方虽不排除比照办理,但某媒体报导宣明智已被限制出境,完全是以讹传讹、捕风捉影。

至于地院昨天裁定徐建华以一千万交保,蔡添源表示,这项裁定并未超过法律规定范围,检方并不意外,况且院方一次出动三名审判长级法官评议,可见院方慎重其事,检方将在收到裁定书,再决定是否提出抗告。

——————————————————————————–

199项专利技术 全案引爆点

〔记者黄美珠╱竹市报导〕新竹地检署指出,包含“改善互补式金氧半导体复晶硅蚀刻均匀度之制造方法”等一百九十九项晶圆制作专利,全部都属于晶圆的制程技术,具有良率高、制程短及体积小三大特色,正是引发这次联电、和舰背信疑案的关键。

根据台湾智慧财产局资料显示,联电在国内具有晶圆制程等相关的专利技术,有晶圆传送盒及其定位构件、晶圆之干燥制程、金属氧化半导体电晶体的制造方法、金氧半场效电晶体元件之结构与制造方法、晶圆级封装方法及结构用于研磨机台的晶圆压力调整系统、一种制作金氧半导体电晶体的方法等多达四千一百二十一项。

检方指出,其中与“金氧半导体”制程有关的专利,包括金氧半导体之制造方法、多层式晶硅金氧半导体元件之结构等就有五十九项之多,其中与“改善互补式金氧半导体复晶硅蚀刻均匀度之制造方法”相关的一百九十九种专利,正是引发这次联电与和舰背信疑案的关键所在。

检方指出,联电是世界晶圆代工的龙头,在前述的四千多项专利中,如改善晶圆扭曲的方法、一种检测晶边清洗(EBR)以及晶边曝光(WEE)异常的方法、晶圆切割道的结构等专利更具关键性地位,它们有的可以让产制的晶圆良率提高到九十%以上,有的可以加速制程,有的则可以使体积缩小,有助节省晶圆厂的整体生产成本。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