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壯漢窮瘋了 網路賣女兒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19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劉慶侯、謝武雄、徐惠玲、李信宏、魏怡嘉╱綜合報導〕三十二歲的阿明(化名),因長期失業加上妻子罹患卵巢瘤需要開刀,竟涉嫌在網路跳蚤雜誌上刊登賣女兒廣告,企圖將一歲半和三歲的幼女,各以五十萬元販賣牟利。

台北市刑警大隊電腦犯罪專責組前晚在桃園縣傳喚阿明到案,阿明坦承有意賣女兒解決經濟困窘,且不想讓兩女跟他吃苦才出此下策,即使賣女不成,也希望藉此舉動博得同情,以期收到善心民眾捐款。

卡號當帳號 善款進不來

市刑大電腦組偵辦此案時,一度根據阿明在網路留下帳號資料進行「善款捐贈」,但在操作匯款時,一直無法匯入,才發覺阿明誤將「信用卡卡號」當成銀行帳號,才讓阿明無法收到任何一毛錢。

而警方查閱其他網路瀏覽者的留言中,也發現有人出價二十萬元想買阿明的一歲半稚齡幼女,但阿明堅持五十萬元否則不賣,所以未完成交易;據悉,阿明的妻子制止他賣親生女兒。

桃園縣政府社工人員了解,只有高中畢業學歷的阿明身強體健,妻子有輕微智障,家庭生計都靠他一萬多元月薪,且已失業三個多月,總計積欠十七萬元卡債,還向友人借了十多萬元。

已找到工作 救助金入帳

警方前晚在一棟破落狹窄二樓套房內,找到窩居的阿明一家四口,屋內牆壁嚴重發霉剝落,還傳出陣陣酸臭味,兩名稚女在不到五坪大臥室內,好奇地看著大批到場的警察伯伯,阿明昨表示,已找到工作,下週將正式上工,每個月收入有三萬多元,縣府已簽發二萬元急難救助金,昨天撥入帳戶,未來也會設法協助紓困。

北市刑大電腦組警探沈維洲日前接獲吳姓民眾報案,指有人在「新跳蚤市場 – 臺灣里資訊」網站的留言板留言:「我是來自中壢的╳╳╳,我有二個女孩,我沒有能力撫養,希望大眾捐錢給我們,或願以五十萬元的代價販售」。沈員原本以為是惡作劇或詐欺詐財案件,但根據賣女留言者留下的姓名、電話、匯款號碼追查,發現確有其人,對方也一度和假扮的沈員對話,這才確認是一起賣女案件。

此外,兒童福利聯盟表示,北市兒福聯盟統計發現,每年接獲逾六百通出養詢問電話,但真正透過聯盟出養的兒童不及三十件,大部分有意願出養兒女父母得知無法從出養機構拿到錢後,便斷了音訊,孩子們可能就此流入「黑市」,淪為商品。

他鬻女觸法 視為未遂犯

警方依販賣人口罪嫌送辦,阿明涉嫌販賣人口,依刑法規定得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五十萬元以下罰金,但因他雖確為賣方,妻子並未同意鬻女,加上和買方未達成協議,得視為未遂犯處理,等同於「買賣未成議、刑責得考量」,請示桃園地檢署後,先由警方函辦,再由檢方以不起訴方式將全案終結,但將強力要求社會局強制進行介入,及考量安撫、安置。

桃園檢方表示,近日會分案偵查,並傳喚阿明說明疑點,包括網路文章的用字遣詞是否有「賣」字?是否關心對方家庭有無照料子女能力?都是涉案與否關鍵。

——————————————————————————–

裝可憐募款 抄捷徑脫貧

自由時報記者劉慶侯╱特稿

是什麼因素,讓有人想賣女兒牟利?或有人想博取社會同情,謀求民眾出錢資助?這是社會出了問題?抑或是個人的好逸惡勞?看看手腳齊全、身強體健,又值人生最精壯期的「阿明」,居然大嘆失業多時,所以搞出了販嬰和博取善款的伎倆;這種觀念和說詞,實在令人驚慄。

深思這種故事的不斷上演,竟是因為「阿明」這類的人士,不願彎下腰認真去吃頭路,還是只想以悲苦的故事情節去博取他人同情,更可能是想藉用私人感情以求快速攫取財富的捷徑,在在已值得社會大眾思考。

其實,台灣國內的社會福利團體就曾剴切指出,台灣國內的善心捐款者,絕大部分是屬於「衝動型」捐款者,當他們看到媒體放送出有人悲苦情節,就毫不考慮地寄出捐款,以致有人刻意營造淒苦狀況,就可獲取大量捐款情況發生。

這一現象,有的是形成有人一夕致富,在無適當單位進行控管和節制下,反而不斷衍生另類社會問題,但更嚴重的問題是,造成持續關懷照顧弱勢團體的社福單位,在財力上的來源困境和資源萎縮。

西諺有云「給他魚吃,不如給他一支釣竿」,社福團體認為捐款濟貧並非長久之計,唯有讓他們獲得謀生技能,自食其力才是治本之道。

許多所謂「貧苦民眾」,的確需要善心人士的幫忙與協助,但是,民眾必須考量的焦點,應該在於「善款如何善用」,才不至於流於胡作妄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