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元宵小提燈 三單位撞雞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19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台北燈節、台灣燈會及新聞局,今年發送給民眾的雞年小提燈,不約而同都選中「花燈林公司」設計的作品,大同小異的外形,雞燈「撞」成一團;製作者花燈林公司認為,三款的設計結構並不相同,台北市政府民政局長何鴻榮則表示,小提燈是經過評審團選出,正面看這件「撞雞」事件,可謂英雄所見略同。

設計者給三個小提燈的名稱不相同,台北燈節是「飛天寶貝創意紙雕小提燈」,台灣燈會則是「鳳凰創意紙雕小提燈」,而新聞局就直呼「雞年創意紙雕小提燈」,三隻都是飛禽類,材質絕大部分相同,都是可防水的特殊紙質,顏色以紅、黃、橘、藍等鮮艷繽紛的搶眼色為主,作不同分配。

花燈林公司設計者林佳葦表示,三隻的設計結構不同,台北燈節的飛天寶貝,著重於公雞的翅膀可以振動,有飛天的感覺,因此搭配彈簧式的繩索,使公雞可以上下跳動;而台灣燈會的不是雞,是鳳凰,鳳凰通常都會和雲彩相連,因此鳳凰的尾巴是呈雲彩般地捲曲著,與台北燈節、新聞局的公雞提燈尾巴向外散開,有不同的設計理念;小提燈的提把也是關鍵,台北燈節的提把以彈簧為主,而台灣燈會則直接以特殊的紙材質製作。

成立八年多的花燈林公司,負責人林健兒原本是成功高中的工藝老師,但投入台灣各式燈會已有廿多年歷史,以製作大型花燈為主,這次在台北燈節中也有三項大型作品,製作小提燈則有十二年之久,七次獲選觀光局主辦的燈會小提燈,而去年和今年,也同時獲台北市和觀光局的評審青睞,林佳葦說,他們負責設計製作小提燈,關心的只是作品,能獲得評審的肯定,當然很高興。

台北市民政局長何鴻榮表示,招標規範中雖然有明文規定,不能把獲選的小提燈作品用於別處,所以當他們看到台灣燈會的小提燈,和台北市的很相似時,起初也嚇了一跳,但畢竟仍有不同。而北市的飛天寶貝小提燈是在卅多件作品中,經由評審團初選及複選才選出。

——————————————————————————–

父傳女 打造花燈傳奇

自由時報記者林曉雲╱專訪

「從小學開始,每年寒假都不能放假,要幫爸爸作花燈,別人賞花燈的時候,我一點都不想出門,甚至小時候,還會討厭花燈,但現在自己設計了小提燈,看到自己的作品,開始會有成就感,會想要再多加創意及開發不同的作品。」花燈林公司第二代林佳葦,很坦率地說出自己和花燈的「愛恨情仇」。

花燈林公司負責人林健兒,師大美術系畢業,在成功高中擔任工藝老師,帶著學生製作花燈參加比賽,獲選優勝之後,一頭栽入花燈世界中,不只改變了林健兒自己,也使得一家四口的生命從此與花燈結下深厚緣份。

成功高中老師退休後,林健兒開起花燈林公司,成為全國少數的專業製作花燈公司,從設計、製作、印刷、發行、包裝等,從頭到尾,幾乎全部由林健兒一家四口搞定,幸好還有林健兒的學生們願意幫忙,否則碩大的花燈骨架,鐵絲材質的勇猛,根本不是袖珍的林佳葦及媽媽、姊姊等弱女子可以對付的來。

但每年寒假的裱褙,也夠林佳葦受的了,別人放假,她忙花燈,從會討厭但不得不幫忙,到後來文化日文系畢業,發現自己原來有父親喜愛美術的遺傳,因此到法國巴黎專門學校再進修,學了三年的平面設計,回國後就理所當然接下花燈事業,今年的小提燈,能夠連中三元,造型及色彩設計,都出自林佳葦的手,但結構骨幹還是要靠老爸爸經年累月的功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