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藝術品收藏 進入黃金時代

人氣 6
標籤:

【大紀元2月20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二十日電)新華社今天報導,近年來,中國的藝術品拍賣、民間收藏市場持續火爆,已成為繼股票、房地產之後的第三大投資熱點,中國藝術品收藏市場正在迎來黃金時代。

報導引述權威部門統計,中國有組織的收藏愛好者隊伍已達六千八百萬人,收藏的門類包羅萬象:從古代的青銅器、陶瓷、玉器、書畫、家具、錢幣、服飾、匾額、文房四寶、古籍善本,到現代的革命史料、鐘錶、根雕、書簽、煙標、火花、老照片、結婚紀念,應有盡有。

報導表示,五彩斑斕的藝術品收藏,吸引了無數人的眼球,誘發了市場的不斷「井噴」,其中最為突出的表現是全國各地拍賣行拍品的數量、質量和價位等均連創佳績。

它舉例指出,去年蘇富比香港春拍中國藝術品及珠寶等成交額達四億四千五百萬港元,比上年秋拍增長了百分之二十八,創歷年之最。

截至去年底,各大拍賣行的總成交額高達六十九億元人民幣。

此外,北京的潘家園、報國寺,天津的古文化街、鼓樓文化街等自發形成的民間市場,成為京津兩地五十萬收藏大軍淘寶的樂園。

上海、南京、沈陽、濟南等地的古玩市場也逐漸恢復了昔日的熱鬧景象,藏品價格因此連續看漲,「地下」成交份外踴躍。

在互聯網上,嘉德在線、雅昌藝術網、中國拍賣與收藏網、中國郵幣卡網等二十五萬與收藏有關的中文網站,更讓廣大藏家跨越了時空界限,在點擊鼠標中即可輕鬆擁有自己心儀的藏品。

報導又引用易趣網統計,目前中國大陸每兩分鐘就有一件新的藏品登錄﹔每一分鐘就有兩人出價﹔每兩分鐘就有一件藏品成交。

業內人士保守估計,去年,中國藝術品收藏市場的總成交額不下一百億元人民幣,但仍有上千億元的市場空間。

報導形容,中國藝術品收藏市場的「蛋糕」大得誘人;一個生機勃勃、潛力巨大的新興產業正在悄然形成。

相關新聞
台灣本週表演藝術劇團創新節目
史博館三月假日親子活動受理報名
畫家李佳玲獲第19屆國際評審展水彩畫獎
澳華裔女畫家雞年福運高照 多喜臨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