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228大遊行 海內外逗陣走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23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李欣芳台北、東京電話採訪報導〕二二八「自由台灣,全球行動」引發台灣海內外大串聯,根據手護台灣大聯盟昨晚統計,全球已有美國紐約等十三個城市在二二八當天或之前串聯集會或遊行,表達海外台灣人的心聲,美國的FAPA將向在紐約及華府當地的中國大使館抗議,日本的東京等地也將發動遊行。

在日台灣同鄉會會長陳明裕表示,二二八當天日本東京時間的下午三時二十八分,也就是台灣同一天的二時二十八分,他們將在新宿的大久保公園發動遊行,包括日本李登輝之友會等日本友人也將響應日本台僑們的這項活動,他強調,因應中國將制定反分裂國家法的舉動,海內外台灣人要同步串聯,宣示保護台灣與擁護自由人權的決心。台灣北社辦公室主任林玉菁說,日本除了東京,大阪、京都也將舉辦遊行。

手護台灣大聯盟二二八當晚將在全國十九個地區舉辦「台灣之光.全球閃耀」晚會,聯盟昨天由北社秘書長楊文嘉邀集各地區域主辦單位幹部召開動員會議。楊文嘉表示,由於台北市、台中市、高雄市等三大都會區近期都有燈節活動,他擔心屆時三大都會區參與二二八晚會人數不夠踴躍,因此特別呼籲三大都會區自發性民眾踴躍參與二二八當天在北市二二八公園、中市台中公園、高市壽山二二八紀念碑的晚會。

根據聯盟統計,二二八當天或之前全球有十三個城市將響應台灣的「自由台灣,全球行動」,分別是美國華盛頓、紐約、哥倫布市、費城、洛杉磯、舊金山、加拿大多倫多、溫哥華、英國倫敦、日本東京、大阪、京都,另德國也有一城市將響應。

〔記者李欣芳台北報導〕由台聯所發動的二二八反併吞、護台灣大遊行,決定3月6日在高雄登場,今天將由擔任台聯南喬公室主任的中執委黃昭展召開記者會宣布。

另外,台聯也決定二二八當天在各縣市鬧區發動支持反併吞、護台灣行動的大連署。

讓228成為台灣共同遺產

記者彭顯鈞專訪

長期研究二二八歷史的國史館館長張炎憲昨天表示,台灣社會對二二八的認識不夠,甚至以過於簡化的角度看待二二八,以致二二八尚未成為台灣社會共同的歷史文化遺產,也未從這個歷史事件中獲得足夠的反省並獲致改革的動力。

他強調,今日的台灣人民應該嚴肅省思二二八所遺留下來的文化遺產,從人權、法治及民主等價值,反思台灣社會今日的問題,讓二二八事件所衍生的文化意識,成為今日維護台灣未來生存發展的力量。因此,二二八當天舉辦社會運動,就是要從歷史反省中獲得社會改革的力量,也是台灣「回復正常社會」的必要過程。張炎憲為日本東京大學博士,長期鑽研台灣史,尤其是一九四七年發生的二二八事件,更有深入的研究。

張炎憲表示,從現今的眼光回顧二二八事件,可從三個層面探討其中的意象:

第一、當時的統治者未經公開審判,即任意抓人甚至處決,是嚴重侵犯人身、思想及言論的作為,也顯示當時的政權有計畫地鎮壓、屠殺台灣人民,使得當時的台灣社會損失大量社會菁英,台灣歷史文化發生中斷。

第二、事件後,出現了海外台獨路線,以及島內的民主運動。

第三、二二八事件後,台灣人民,尤其是受難家屬,長期籠罩在恐怖肅殺的氣氛中,並成為台灣社會最大的禁忌,不能公開談論、研究,也埋下台灣族群長期失和的深層原因。

張炎憲指出,台灣社會歷經一九八○年代展開一連串的「平反運動」,逐漸還給二二八事件應有的歷史地位,在台灣社會走向自由化及民主化的同時,亦即台灣社會在「回復正常社會」的過程中,讓二二八事件獲得歷史重新解釋的機會。

張炎憲表示,這個「回復正常社會」的過程仍在持續進行,很遺憾的是,「二二八事件這個歷史經驗,尚未成為台灣社會的共同現象和共同的歷史文化,許多人至今仍在抗拒真相的還原,也不認為二二八是台灣歷史文化的共有財產」。他強調,由於台灣社會尚未形成對民主、法治、人權等觀念的價值共識,也造成二二八事件或白色恐怖事件的平反工作,依舊未臻完盡,未來仍有兩個關鍵問題有待落實與深化。

他指出,第一是二二八事件的責任歸屬問題;第二是台灣人民必須充分了解二二八事件中,人權迫害、政治屠殺、軍事鎮壓的真相與本質,以及當時台灣人民追求民主、法治及人權的精神與付出。張炎憲強調,台灣社會對二二八,或者過去的歷史,欠缺充分的認知與了解,缺乏足夠的反省,無法從歷史事件中獲致共同的歷史文化遺產,台灣社會應嚴肅省思其中的歷史文化意涵,思索今日社會的問題,轉化為今日改革的動力,成為深化民主的力量來源,甚至化為維護台灣生存發展的力量。他強調,歷史責任的追究,對於一個社會歷史文化的反省和形成,是必須的,若無法做到,就無法堅持歷史真相,也將混淆歷史意識,更讓歷史正義和公道無法實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