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小心身份被盜用 損失巨大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3月1日訊】(大紀元記者秦飛編譯報導)華倫.蘭伯特(Warren Lambert)隨手打開了一封信,他突然發覺竊賊們可能得到了他的社會安全號,名字和地址——他們利用他的身份進行詐騙並破壞他的信用。

美聯社報導,位於喬治亞州的ChoicePoint公司是專門提供個人資料的信息服務公司,最近他們有十四萬五千個個人資料庫被竊,其中就包括蘭伯特。ChoicePoint公司已經開始發出電子郵件,警告說本月這家公司就有超過五十個戶頭被竊。

蘭伯特是舊金山的一位退休的銀行家。他現在不得不每天花費幾個小時打電話給客戶服務處,查找信用卡帳單,申請信用卡報告並察看銀行賬戶。

他擔心竊賊們最後所做的就像對其他七百多人所做的一樣——更改他的郵件,盜用信用卡,買汽車或更大的犯罪。

“現在我必須依靠信用監督服務,而今後我將一直提心吊膽。”六十七歲的蘭伯特說。“我為那些年輕人感到難過,他們可能正準備買汽車或房子,然後發現他們的信用已經被破壞了。”

根據美國郵政檢查局的統計,去年有超過九百九十萬的美國人成為身份盜竊的受害者,這一犯罪使整個國家遭受了五十億美元的損失。而聯邦貿易委員會把盜用身份列為詐騙罪的首位。

很多受害者都希望他們的信用歷史和其它信息能得到聯邦政府和州政府法律的保護,因為經紀公司收集了這些資料並出售給一些機構,包括新的組織,銀行,有的公司逐漸的利用這些來審查他們的雇員。受害人也為花費大量時間重新建立身份而焦頭爛額。

根據2003年聖地亞哥的一家非營利組織“身份盜竊資源中心”(Theft Resource Center)的調查,平均每位受害人花費超過六百小時挽回身份被盜用的後果。而根據工資收入所做的調查中,平均每位受害人損失一萬六千美元或其它預期收入——不包括他們可能為信用卡失竊後竊賊購貨所墊付的款項。

受害人說,比時間和經濟損失更嚴重的是,他們充滿了無助絕望的感覺——這個國家可能隨時再被竊賊們攻擊。

“我不認為有人會從這件事中完全恢復過來。” “身份盜竊資源中心”的副總經理林達.福裡(Linda Foley)說,她的身份在1997年被盜,用於申請信用卡和手機。“它改變了你今後看問題的方式。”

2003年十二月,布什總統簽署了“公平準確信用交易法”(FACT, Fair and Accurate Credit Transactions Act),但消費者協會的律師蓋爾.希爾布蘭德(Gail Hillebrand)說FACT是毫無用處的,“竊賊們更聰明了。而儘管有了這項法律,人們還是要自己跑腿,你必須自己寫信,並提供所有的信息。”(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安全凍結 反身份盜用的利器
用高科技假裝工作 富國銀行解僱十餘名員工
美國超越中國成東盟最大出口目的地
中國通脹數據弱於預期 PPI連續20月緊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