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蹟、歷史建築急救

緊急加固手冊 第一道救護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3月23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康俐雯/台北報導)「人們突然受傷得送急診處理;古蹟、歷史建築發生狀況,『緊急加固』即有如醫療院所的急診操作,攸關日後修復的完整度。」台灣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昨天發表《古蹟暨歷史建築緊急加固手冊》,針對地震頻繁的台灣常見震災模式及古蹟、歷史建物的結構特性,研擬具體的緊急加固施作技術參考準則,透過敘述簡明的文字輔以圖片,讓全民了解古蹟與歷史建築「緊急加固」的重要性。

 《古蹟暨歷史建築緊急加固手冊》原為文資中心籌備處委託成功大學建築系教授張嘉祥帶領團隊進行學術性研究報告,參與團隊之一的台南女子技術學院助理教授陳嘉基指出,古蹟、歷史建物突然因地震、颱風等天災或年久失修而發生狀況,得如人類進行急診緊急處理,而第一道關卡就是「緊急加固」。

 九二一大地震過後,鹿港龍山寺有一面牆受創,但未在第一時間進行緊急處理,一個月後又因後續的地震而倒塌。陳嘉基強調,唯有第一時間立即而正確、適當地判斷和急救,才能讓歷史建物和古蹟免於地震等天災的肆虐和破壞。

 具體而言,所謂緊急加固就是在災損的建物中,添加構件和補強措施,藉此防範受損程度持續加劇。不過,需注意的是,不適切的支撐或加固,不僅無法達到預期的正面效果,甚至可能導致更嚴重的二次傷害。

 此外,文資中心籌備處也同步出版了《國定古蹟原台南州廳修復再利用工程報告書》。

 此書將國定古蹟「原台南州廳」修復工程的修護計畫、構造調查、施工過程及相關活動,逐一完整忠實記錄,希望為台灣日治時期建物的古蹟再利用案,留存珍貴可信的第一手史料。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七十多年療養院 是否列古蹟 各界關注
嘉義縣府將阿里山鐵道沿線七景點提報為古蹟
台南府城的年輕古蹟
北市貴德街歷史意義重要 專家建議指定為古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