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專家:先調查漁資源 再決定勞動力供需

標籤:

【大紀元3月2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唐佩君台北二十八日電 )台灣漁業勞動力是否符合現況?由行政院農委會漁業署與台灣經濟研究院共同舉辦「海洋漁業勞動力問題探討」,今天在熱烈討論後,達成漁業勞動力供需須由最適漁業規模來決定等共識,為未來漁業署檢討政策時參考。

農委會與台經院今天共同舉辦「台灣漁業政策總體檢系列研討會(一)-海洋漁業勞動力問題探討」,與會來賓包括縣市政府代表、漁會代表、學術研究單位等一百多人,會議由漁業署署長謝大文與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副校長李國添共同主持。 台經院表示,漁業署了解經濟結構轉向以服務業為主,漁業必須尋找新定位,思索如何再創產業發展新契機,以尋求產業永續發展,這項研討會為評估與瞭解新世紀漁業發展策略系列工作第一步。

今天討論議題包括:如何調整漁業勞動力供需,確保海洋漁業永續發展、如何提升漁業勞動力素質,及如何確保船上工作環境,確保漁民海上作業安全等。

經過熱烈討論,今天會議初步形成幾點共識:首先是漁業勞動力供需水準須由台灣最適漁業規模來決定,要知道目前勞動力是過多還是不足,必須先瞭解台灣海洋資源能提供多少,才能決定引進外來漁業勞工的必要性。

其次,為提升漁業勞力素質需有完善培訓制度,培訓內容要多元化,例如包括國際和國內法規,並參考國外做法,建立獎勵制度吸引本國海事院校畢業生成為幹部船員;此外,漁船勞工問題應從管理和制度面解決,對外籍船員和中國籍船員薪資、福利、保險制度等應有一致性的管理。



相關新聞
防檢局對美牛肉恢復進口仍有疑慮
狂牛症影嚮  疫苗停止進口造成狗瘟盛行
農委會:農漁業寒害損失逾11億元
中國再提台灣農產品登陸 農委會:施小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